注册

庙趣横生逛古会


来源:西安日报

原标题:庙趣横生 逛古会俗话说“不过十五都是年”,春节的喜庆气氛仍在继续,各地的庙会和社火此起彼伏甚是热闹。这些天,本报记者先后来到了西安都城隍庙、曲江寒窑、户县以及周至,实地

都城隍庙

儿时的记忆 古老的传承

■记者 张奂雅

“城隍庙,九里三,样样买卖在里边,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鞍……”这首描述都城隍庙庙会场景的民谣被传唱至今。正月十三记者跟随着众多市民来到这里,虽然如今庙会上难觅牛笼马鞍的踪影,但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的气氛仍能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这座古观散发的新年味儿。

常常听上了年纪的人说,每一个老西安人,对都城隍庙都有一种难解的情愫。“这话没说错,从小我记忆里的新年就和城隍庙分不开。”说话的市民任杰今年恰逢第5个本命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安人,40多年前正月里和家人去都城隍庙赶庙会的场景是任杰最难忘的回忆。

任杰讲述到自己小的时候城里的庙会已经很少了,而唯一保持了庙会原汁原味特色的就只有都城隍庙一处。“以前的庙会除了祈福之外,还有吹糖人、捏面人、剪纸好多民俗表演,我小时候最喜欢看捏面人,也就特别期盼过年。”2008年,中断了40多年的都城隍庙迎春祈福庙会恢复,老任也在这里找回了幼年那份对新年的期盼和欣喜。去年老任做了爷爷,今年他就抱着一岁多大的小孙女一起来城隍庙看庙会。

记者跟着老任穿过大牌坊,眼前一片喜庆的红色传递着新春的气息,商户们挂起的大红灯笼像一片红云煞是好看。这里的花灯不同于商场为了迎合市场做成各种卡通造型,而是保留着花灯古朴的传统特色,古典花纹的灯罩下精致地坠着一缕大红穗儿,仿若挑起灯笼来就能回到千年之前。老任也给孙女买了一只花灯,小小的手提着灯笼,兴奋地摇摇晃晃。老任笑得开心,“这才像逛庙会嘛!”

和往年一样文昌殿前点灯祈福的人群依旧熙熙攘攘,都城隍庙的居士告诉记者,从“小年”开始,来文昌殿祈福的市民就逐渐多了起来,到正月十五前后达到最高峰。“讨个好彩头,然后再在旁边淘点年货、花灯,一下年味儿就浓厚了!”不少市民如是说。

赶庙会本来是件接地气儿的事,但今年都城隍庙的《道德经》书法展却为庙会画上了颇具仙气的一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大殿院内四周整齐地展示着30余幅《道德经》书法作品,据了解都是年前向社会征集而来,一直会展出到正月十五之后。作品的字体或飘逸或工整或潇洒,其传达出的道法自然理念也会令人在热闹的庙会安静下来。刚拍完几张庙会场景发到微信朋友圈的河南游客张先生也是名书法爱好者,“都城隍庙的这庙会我很喜欢,喜庆热闹又不失文化底蕴,这不,把这几幅书法作品发到朋友圈,我老家的朋友在欣赏作品之余也能感受到元宵节的气氛了。”

午后时分,一阵欢快的音乐从戏楼上传来,原来是2009年就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隍庙鼓乐社的演奏开始了。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而城隍庙鼓乐社就是这一乐种中资历最“老”的社团,每年正月里的演出总能吸引到大批游客慕名前来。记者赶到时,开场曲目《锣鼓》刚刚响起,笛笙和鸣、锣鼓齐响,热闹的鼓乐伴随着古老韵律,为游客送上一份新春祝福。这一表演形式让许多外地游客连声称赞,“还真没听过这样的音乐,听说这些都是古曲,感觉更有文化气息了。”对鼓乐略知一二的老西安们,则一直等待着经典曲目《尺调八拍双云锣坐乐》的响起,第一个节拍落下时,他们就眯起了眼睛,手在腿上跟着打拍子,千回百转的曲目结束后,才满足地睁开眼睛,或许这样这个春节才算是圆满了。

买了灯笼、挂了祈福牌、欣赏了书法、听了鼓乐,此时已经夕阳西下,老任在都城隍庙琳琅满目的小吃中为孙女买了一个玫瑰镜糕,祖孙俩脸上都是满满的幸福。

幸福就是来得这么简单,记者也被深深感染了,“在城市里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感谢我们还有这样一座都城隍庙,感谢它承载的美好祝愿,感谢它包含的文化历史,让我们还能在悠悠檀香和欢庆鼓乐中重拾对春节的美好记忆”。

[责任编辑:王琳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