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变味流失 大玻璃落地窗难寻窗花踪迹
2014年01月29日 14: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祭灶神、贴年画、剪窗花……一些流传了千百年,寓意吉祥又生动有趣的年俗文化渐行渐远,冲淡了人们过年的热情。
原标题:年俗文化变味流失 大玻璃落地窗难寻窗花踪迹
马年踩着蛇年的“尾巴”越走越近,“年”的气息也逐渐向我们袭来。然而,当人们怀着对团圆的渴望踏上回家的归途时,也有很多人在感慨,“年味”变淡了。祭灶神、贴年画、剪窗花……一些流传了千百年,寓意吉祥又生动有趣的年俗文化渐行渐远,冲淡了人们过年的热情。
“节日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融合了许多民俗事项,节日也是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土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海霞认为,现代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造成的人们对“洋节”的推崇,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对传统年俗的认同,附带造成了年俗艺术的式微。
“过去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过年就是听戏、看年画。年画里讲了许多历史故事、传奇小说还有迎祥纳福的吉祥话等等,年画实际上是老百姓的教科书,里面包含了中国人全部的生活和期盼。”然而年画这种传统的年俗艺术却在随着传统年俗的变化和现代建筑居室格局的改变,渐渐失去了曾经旺盛的生命力。“过去都贴‘门神’,那时的门是对开式的,现在很难找到对开的门了。还有贴窗花,过去的窗户是没有玻璃的,百姓用画着年画、贴着窗花的纸糊窗户。显然,现在的大玻璃、落地窗已经不再适合窗花的存在了。”
“保存着传统形式的年俗艺术,实际上也在默默地发生着质的改变。”仍以年画为例,过去人们贴的年画都是木版年画,由手工套色印刷而成。如今的年画则都是胶版印刷的印刷品,印刷工艺的机械化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王海霞认为,保护年节文化关键在于净化文化土壤,弘扬年俗文化里“正能量”的东西。“‘祭祖’这种年俗消失得比较快,农村还有一些残留,在城市几乎没有了。在过去,大年三十要守岁、上供,大年初一要给祖先磕头。”而“祭祖”里体现的传统文化中的慎终追远、不忘祖先的观念,对于现代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同时,传统年俗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值得宣传普及和政策保护的。“随着‘非遗’宣传、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年俗艺术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对此王海霞感到既欣慰又紧迫。实习生孙乐琪J063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