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放心水流进农家院
2014年06月25日 14:33
来源:宝鸡网
自2005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全市近200万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0%。这项民生工程是如何实施的?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原标题:放心水是怎样流进农家院的?
自2005年以来,我市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全市近200万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0%。这项民生工程是如何实施的?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关乎农村发展的民生工程
“用上自来水就是方便,以后再也不用去沟里挑水了!” 6月20日,陇县温水镇五星村的七旬老人郭贤拧开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笑呵呵地说。五星村地处群山之巅,吃水难曾是村民最头疼的事情。郭贤说,以前他每天要走3里多地去山沟挑水,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挑两担水刚好够一天生活所用。但沟里的水由于裸露在外很浑浊,需要沉淀后才能喝。前些年政府出资修了水管,把自来水引到各家各户,但抽水站压力不足,水龙头经常断水,郭贤还得去挑水。今年4月,县上水利部门又重新铺设了饮水管道,更新了抽水设备,修建了沉淀池,才使得村民吃水不愁,水质也有了保障。
记者在五星村的供水站看到,长长的水管一直从山下通到山顶,再通过水站流入各家水龙头。水站建有加盖的沉淀池,还有负责抽水的专管员。如今,村上的水龙头24小时都有水。正值农忙时节,记者看到村里人从地里忙完回家后,冲洗、做饭、喂牲口,用自来水非常方便。
五星村的饮水变化只是我市农村饮水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市就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当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市委书记上官吉庆多次提出,要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而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就成为实现农村跨越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09年,我市专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 12个县区也相继成立了指挥部和办公室,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正是领导的重视及环环相扣的严密制度,保证了我市农村饮水工程的顺利推行。近年来,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年均惠及15万人的速度推进。宝鸡农村群众基本告别了吃水难、饮水不安全的历史。
因地制宜提升饮水安全
我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根据地形不同、水源情况不同,在实施农村饮水工程中会因地制宜。对平原和有条件的塬区实行集中供水,对无法进行集中供水的山区农村,逐个制定供水办法。
凤翔县横水镇吕村靠近山区,虽然水龙头通到了各家各户,但这几年由于水位下降,每天只有1个小时能接到自来水,如果错过了放水时间则要为吃水发愁。市水利局了解到情况后,专门给吕村设计出了两套解决方案:一是接通横水镇集中供水站管网,但距离远、花费大;另外就是引邻村水源,但这一水源距离吕村也要30多公里。为了寻找到最佳水源,一支地下水工作队专门驻村十多天进行勘察,终于在吕
村附近的山沟内发现一处地下水源。目前,该处水源经过检验符合饮用标准,他们将很快铺设引水管道,吕村人到时就会24小时用上自来水。
麟游县九成宫镇招仁沟村地处山区,新农村建设后群众住进了新房子,却一度为吃水发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镇上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专门从山下的平原地区引了水管,使每户居民都接通了自来水。清澈卫生的自来水顺着蜿蜒的管道流入千家万户,流淌在山区群众的心坎上,招仁沟村的村民逢人就说:“国家的政策就是好,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吃了。”
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有口皆碑的良好效果。近日,记者走访凤翔、岐山、眉县、扶风等地发现,这些地方的群众不仅早已不再为吃水发愁,还像城里人一样把水引进了厨房,建起了洗澡间,洗菜、洗漱、浇花都非常方便。陈仓区、凤县、陇县等县的山区地带,也是家家都有水龙头,群众早已实现喝上自来水的梦想。从眉县横渠镇、齐镇的街道经过时会看到,家家门口都竖着“人饮工程”的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清澈甘甜。一位七旬的李姓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农村连水井都很少见,家家几个水龙头,吃水跟城里人一样方便。”岐山县故郡镇的群众用上自来水后,大家还自编了一段顺口溜:“农家院落清水流,畅饮甘露喜心头,改革开放政策好,农家日子节节高。”
解决群众吃水难不仅仅是通上自来水,最重要的是解决好饮水安全问题,所以每一处引入居民家里的水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从2009年开始,我市就加大了对农村水质的检测力度,相继建成了岐山、麟游、眉县等12个农村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了化验仪器和取水车辆。化验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已初步具备了检测菌落数、大肠杆菌等21项常规饮水指标的能力。水源安全检测不合格的,及时启用应急水源,并查清污染原因,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五年内啃下最后“硬骨头”
市水利局计划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持续不懈努力,相对容易施工地区的人饮问题已经解决,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特别偏远、居住极为分散的山区群众,仍然未完全告别吃水难。已经实施饮水项目的个别地区,由于移民搬迁安置、农村新型社区及重点镇建设、工程老化失修、水质改变等原因,目前仍有25.5万镇村群众的饮用水达不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地质灾害污染等因素,饮水安全问题仍然严峻。这些地方成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最后的“硬骨头”。
记者了解到,现有饮水不安全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居住比较分散,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生活特别贫困,供水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为此,市水利部门表示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解决各种饮水安全问题。其中,主要解决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及部分偏远山区饮用高氟水现象。通过努力,使全市农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把安全饮水人口比例提高到98%,供水水质达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民生工程暖民心
周淑丽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个老话题,但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话题。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甘露工程” “以工代赈”“人饮工程”相继实施,一个个饮水工程背后,寄托的是一份份嘱托和希望。从吃水难到吃水不愁的变迁,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也折射出国家对民生工程的重视。而这些民生工程不折不扣地实施,也温暖了民心、收获了感动。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农村吃水难的过去,可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一捧清泉是最来之不易的软黄金,有水的地方则富、则兴旺,缺水的地方必然穷且苦。由于缺水、水质不达标,曾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些地区人饮水含氟较高,还引发克山病、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在采访中,一些老年人仍对吃水煎熬的过去记忆犹新,用水总是省了又省,像用油一样珍惜。即使如今通上了自来水,他们依然保持着每天蓄满水瓮的老习惯,生怕吃水难的历史重演。就像一位老人感叹的那样:“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吃水能这么方便,这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没有好政策哪来这么好的生活。”这样的感叹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最真诚的感恩。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只是国家关注民生的一个缩影,农村蛋奶工程、新农村建设、种地补贴等,每一个项目都能收获到这样的感恩和感叹,这些民生工程便是聚拢民心最重要的纽带。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喝上放心水,住上温暖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村群众对此充满期盼。而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把民心大事办好,就是实现这一期盼的最好途径。
市民高巍:
大家应爱护饮水设施
国家现在对民生工程非常重视,对农村饮水的投资也非常大。但有些人不爱护饮水设施,在水源保护碑上乱涂乱画,破坏供水管道,还有些地方对供水站管理不到位,没有专职管理员,供水设施损坏严重,这些都减少了饮水设施的使用寿命。饮水设施是群众饮水的保障,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认识,爱护农村饮水设施。
市民乔东芳: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检测
城市饮用自来水必须经过100多项检测,而农村自来水的检测相对简单。实际上农村水源更需要加强检测,因为农村人的饮用水源几乎都是自备井或者山泉,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程序,水质如何大家只能凭感觉判断。希望以后水利部门能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检测,并把检测结果通报,让大家放心喝水。(本报记者周淑丽整理)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