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岭深处的保电勇士


来源:凤凰陕西综合

“五一”前夕,从首都北京传来喜讯:全国总工会授予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们是怎样一群人呢?日前,笔者走进宝鸡供电局 ,零距离探访。 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手持请柬

“五一”前夕,从首都北京传来喜讯:全国总工会授予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们是怎样一群人呢?日前,笔者走进宝鸡供电局 ,零距离探访。

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手持请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不攀高峰,不知山顶风景有多美,不至高点,难以体验生命的真谛。在秦岭深处,一群朱鹮展翅高飞,不论气流多强、天气多恶劣,为了明天,它们都不停歇地与高树比肩,与险峰为伴,每当站在山巅,俯瞰大地时,它们的鸣叫声在秦岭群峰之间荡气回肠。

朱鹮一样不知疲倦、翻山越岭的还有一群人,他们承担着宝鸡地区19条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维护任务,如果按照每天巡山10公里,平均一年要走200天计算,这些人走的路已经绕地球赤道2圈、登了200多座珠穆朗玛峰了。

在他们的守护下,我国最早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40年来从未出现过断电停运现象;全长513.26公里的电力线路,保证了凤县、汉中地区150万人稳定供电;他们自主研发的带负荷融冰技术保证了秦岭重冰区45年来无事故发生。

电如同空气,人可以视而不见,但又离不开它,它是连接黑昼的精灵,是人类开启文明的见证。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的巡线员,高擎理想、执着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秦岭的长度,像挺拔的杨树,经受着风雨的洗礼!

大地飞歌

“嘁嘁嚓嚓、嘁嘁嚓嚓……”当从凤县黄牛铺镇北星村的后山头进山时,这种声音就伴随着我们,它像雨丝敲窗、像大雪落地,毫不含糊地把对大地的热爱融入到丝丝扣扣的细节中。这是人爬山的脚步声,是秦岭输电运维班13名职工每日必奏的脚下飞歌。

40年前,当秦岭带负荷融冰变电站成立后,这个脚步声就从未中断过。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把这个声音视作最美的音乐。小时候,在变电站工作的父亲每次回家,踏过田埂时,这一串声音就像铃音,吸引着周红亮,从父亲的工具包里取出来的除了好吃的,还有一副巡山的望远镜,周红亮从镜里观察着远方的世界,长大后的梦想就在儿时的镜框里定格:“做一个优秀的电力工人!”

这个梦想终于变为现实,而现实中充满着一幅幅艰险的画面,岂是儿时想的那样美好。往山里走的路,可不是一条踏过的风景路,杆塔建在崇山峻岭包围的无人区,上山的路是人硬硬开拓出来的,山的陡峭让人每跨一步都要使劲,一个没有脚力的人,走上十几米远,就会气喘吁吁,而他们不仅常被“倒钩牛”等山树刮伤,还要抵御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次,周红亮和队友迷路了,来到一个山坡头看到了十几个山洞,他正纳闷时,一阵风突然刮来,一只动物从他的头顶跨过,直接冲到了一丛荆棘中,他抬眼望去,山下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大大小小有20多头野猪正盯着他们。周红亮立刻用工具使劲撞击出金属声,才吓跑了野猪。

副班长令云干巡线工20年了,在这个男人的字典里没有“临阵脱逃”一词,他把满腔热血融入到每项保电行动中。秦岭每到夏季,繁多的漆树成了他的“克星”,一闻到漆树的气味令云浑身即刻像个发糕一样“发酵”起来,有一次他因漆树过敏已经挂了好几天针,但听说西山坪头椿树沟里线路坏了,要排查故障,他又主动请缨带大家上山,等走了五六公里山路后,整个人都虚脱了。更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当他去学校接儿子回家时,老师已认不出长“胖”的他,硬是核实半天才确定眼前的人。

家住凤县的队员史占远子承父业后,一直不忘坚守职业的责任,家事再多,他都以工作为先,时常披星戴月回家,天蒙蒙亮就出门,十天半月见不上家人一面,妻子气恼地说,“你把家都当旅馆了!”可这就是坚守的代价。在说到自己80多岁的父母现在还在为他的小家忙里忙外时,这个七尺男儿掩面而泣:“太对不起老人了……”

在新世纪,当我们的现代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复杂庞大的电网支撑下,享受色彩与音乐,视野与听闻的文明时,应该向这一群仍在沿用古老的巡线方式的电力工人致敬:

因为他们还是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用汗水和心血,为通达的电网大厦构建稳定的基石。

因为他们穿越无人区,要防备兽夹、野兽、陷阱、山雨、寒风、烈日的侵袭,平心而论,我们普通人谁的职业一天会面对这么多的风险!

2014年“五一”前夕,全国总工会授予秦岭输电运维班“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这个称号和那爬山的“嘁嘁嚓嚓”声,一同融进了大家的血液之中,为了这份荣誉,大地飞歌延绵不绝。

壮士赞歌

无关风花雪月,有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壮士之所以被人称道,不是他的体魄有多强壮,而是内心有多少担当,越是在急难险重的灾害面前,只有壮士才敢站出来勇挑重担。

2008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对马汉等线路造成严重威胁,那天中午,刚吞下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命令就下达了。大伙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多条线路跳闸,无法重合,必须到现场去看到底什么部位出问题。穿上军大衣、带上干粮和热水,秦岭输电运维班的队员们就出发了。

一路往山上走,越走脚下越滑,雪不知疲倦地下啊,整个人的身子越来越重,山上的线路此时仿佛也跟人开起了玩笑,在雪的映照下,把毛病隐藏得极深,人不走到线跟前去,是很难发现这些毛病的。

从中午上山到下午五六点,走了几十里山路,终于发现一处导线出了问题,绝缘不起作用,工人们这才动手给导线“治病”,还没忙完,秦岭深处又有一处线路出了状况,需要去查看,于是大家又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给线路“问诊”,和猜谜一样,人若是没有良好的技术知识储备,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在山上只是徒劳费工。周红亮说,那晚大家谁都没有停下来,一直找了一夜,甭管夜间风雨交加,天地之间有多苍茫,人进入那样的环境,只有一个信念——“不找到线路症结,绝不罢休。”功夫不负有心人,天亮时,他们终于在硖汉线68号杆塔处找到了线路断电的原因,那时大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胜利的欢呼声响彻山谷。等到维修队来接应他们时,他们的军大衣已经冻僵成“盔甲”,每个人的眉毛、脸上都是冰凌子,活像冰雕。

汶川特大地震期间,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同样发挥了精兵的优势。当时山里人一看山摇地动,吓得纷纷往山外跑,而这些人义无反顾地往山里钻,由于当时109隧道塌方,多条线路因为地震损毁,地震救援工作一度因为断电而停滞。

为了及时恢复供电,大家背上行囊,进山挨个排查线路,山上不时发生余震,整个山体抖动着、散发出灰土。队员们最担心的是塔基不牢,因此两人包抓几个杆塔,分别巡山。队员刘利涛回忆,当时背上工具,足有三十多斤重,可不知人为什么干劲那么大,走起路来,一步并作两步,仿佛在和时间赛跑,想赶早到达杆塔所在地,把那松动的螺丝拧紧,除此之外,大家对接地线、螺栓、导线、绝缘子、防震锤等设备进行了详细检查,保证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

海拔2200米的秦岭之巅上有一个融冰站,是秦岭输电运维班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确保融冰站所供的110千伏硖黄Ⅰ、Ⅱ线重冰区段安全稳定运行,队员们从每年11月份导线上容易结冰开始来到融冰站坚守值班,一直要到来年4月份天气渐暖、线路覆冰现象消失后才能下撤值班人员,每年的冬春季节,是他们在大山上静守寂寞、最为辛苦的时段。

有一个高难度动作,是这些人每年冬季都要经历的,那就是爬到塔顶,坐在直径只有二三十毫米的导线上,更换绝缘子,人要小心翼翼用手扶着导线,坐在上面,一点点挪向绝缘子,身体得保持平衡,才能更换动作,因为一串绝缘子有3米多长,人保持这个姿势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所有部位的更换,由于双腿悬空,腰部用力,一般下来时,人的身体僵硬如石,十分难受。

有的工人刚开始在塔上作业时,受不了感应电流的影响,靠近导线时,线上就会冒火花,人的身体像针扎一样,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每个人都把吃苦当作家常便饭,其毅力和决心让人慨叹。

生命红歌

走进周红亮创新工作室,一幅图画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高高铁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间,一个电力工人背依渭北台塬,凝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这种昂然的姿态,体现了对信仰的追求。

问大家信仰是什么味道?他们说,信仰比糖还甜,有了信仰,人活得充实而有滋味,即便百般吃苦、千般受累也在所不惜。

在这里我们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敢于创想,才能超越自我,敢于创变,我们才能改变。”这支队伍的优秀不仅体现在以苦为甜,更体现在以创新促进价值裂变,让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光环更加闪耀。

创新的动力源于大家在工作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瓶颈。过去连接地线和杆塔的是普通螺丝,这种螺丝用一般工具就可以松动,很容易被盗,能不能研制一种特殊的螺丝来防止被盗,队友们坐在一起,不断交流,碰撞着思想的火花,后来经过改良创新,他们就研制出一种防盗螺丝,再也不用担心地线松动了。

去年330千伏段家变电站停电期间,段家变原供电区负荷倒入马营、雍城供电区,致使部分杆塔接点发热,存在供电安全隐患。为此,工作室利用七个月时间,研制出遥控式电动分流器,只要启动遥控器,锁紧杆立刻就能锁紧导线,操作十分方便,这一创新一改过去需要两人操作,且易出现事故的问题。

在杆塔验收工作中,大家发现耐张杆塔引流测量存在无合适测量工具的重大隐患,技术攻关小组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制作出了既方便测量又使用简便的线路引流小弧垂测量仪,打破了小弧垂无法测量的尴尬局面。该技术获得了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创新成果奖。如今,该仪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避免在巡线过程中遭到动物伤害,大家在多年的巡线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实践和创新,研发出了“防蜂帽”。当线路工走在山里的小道时,如果不小心触碰了“地窝蜂”,立即将头上“防风帽”的丝网放下,可以完全制止胡蜂袭击,达到保护头部、颈部的作用。自从“防蜂帽”研发成功后,在宝鸡供电局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如今以周红亮为核心的创新团队,集聚了输电专业的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省公司优秀班组长和十大杰出青年等8名一线岗位同志,大家发挥各自所长,不断攻克一线上遇到的难点,班组的职工不仅参与创新立项,还可以主动参与研发,贡献才智,他们的战绩会记录在创新人才档案中,星级越高的组员晋升的机会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

近年来,他们班组研发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更换拖瓶架研制”等3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线路杆塔防蛇金具研制”等5项创新成果获得陕西省电力行协表彰,研发的“输电线路中相导线跳线引流弧垂测量工具研制”等2项创新成果获得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表彰,创新活动获得累累硕果。

当载誉归来时,这些壮士会喜极而泣,因为他们想不到,自己所做的平凡之事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但我们知道,在和平年代,只有他们这样的硬汉,才能走过风雨征程。(谷涛)

相关新闻:

标签:秦岭 线路 导线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