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县域破题 布局陕西经济新版图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今年,镇巴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陕西省获该项殊荣的仅1市3县。图为镇巴县城秋景。通讯员 黄娟 高亚非 摄 原标题:县域破题布局陕西经济新版图——深化改革开放陕西在行动(下篇)

今年,镇巴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陕西省获该项殊荣的仅1市3县。图为镇巴县城秋景。通讯员 黄娟 高亚非 摄

原标题:县域破题布局陕西经济新版图——深化改革开放陕西在行动(下篇)

本报记者 汪曼莉

郡县治,天下安。 

2014年,我省县域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跃上9000亿元台阶,达到9460.05亿元。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增强,县域经济成为我省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支撑。 

经济总量十年增长近8倍

随着工业强县、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等政策的推进,我省县域经济迅猛发展。2014年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达53.5%,占据全省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 

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我省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省县域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4000亿元;2010年破5000亿元;到2014年,较2004年增加了8268.25亿元,增长了7.9倍。同时,全省83个县(市)中有35个县(市)GDP超过100亿元大关,62个县(市)超过50亿元,而2004年全省仅有2个县超过50亿元,且没有过百亿元县。先后有4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有12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强县”成为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充分利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全省县域13%人口的“十强县”,2014年GDP共实现3265.68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量的34.5%。“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县均财政总收入、县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26.57亿元、57.54亿元和20.81亿元,是2004年全省“十强县”水平的7.8倍、11.8倍和8.3倍。 

结构优化三产协调发展

在全省最大产茶县西乡,茶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据了解,目前,西乡全县茶园面积累计达30.1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了10321.5吨,实现茶叶现价总产值124968.2万元。茶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导产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户约为5.1万余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60%,涉茶人员约20余万人。2014年,西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1元,增长13.2%。 

西乡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我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全省范围,苹果、猕猴桃、葡萄、鲜食枣、柑橘、传统水果、时令水果7大特色板块已基本形成。蔬菜产业总面积达750万亩,总产量1640万吨,总产值485亿元,成为我省最好的农业主导产业。在陕北,白绒山羊饲养规模近800万只,生产山羊绒2019.94万吨,占到全国10%……我省还积极引领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到2014年,全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1个,实现了县域全覆盖。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域工业亦在同步前进。2014年,我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5352.72亿元。县域工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在高陵,泾河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陕重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中化近代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以西部钛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中兴林产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长庆为代表的总部经济集群等五大支柱产业;在兴平市,现代装备制造工业集中区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模具制造、建筑机械、汽车零部件、黑色及有色金属铸造等多门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是以新型建材加工、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集中区……去年,县域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6%,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14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占全省GDP比重为52.7%,有45个县(市)达到或超过50%,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王志成]

标签:县域 经济 破题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