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楚古栈道商於古道——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秦蜀古道又称为蜀道,作为秦蜀相通之路,是古代连接陕西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的重要历史通道,陕西除秦蜀古道外还有著名的秦楚古道——商於古道。作为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些古老的道路曾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以及南北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的秦楚古道——商於古道

原标题:时间深处的古栈道

秦蜀古道又称为蜀道,作为秦蜀相通之路,是古代连接陕西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的重要历史通道,陕西除秦蜀古道外还有著名的秦楚古道——商於古道。作为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些古老的道路曾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以及南北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月12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秦蜀古道中一条重要的路段——褒斜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千古传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中所描绘的这条道路的奇绝险峻让人惊叹,也让人越发好奇,这条道路就是秦蜀古道。 

黄河与长江流域文明交融的文化通道

秦蜀古道又称为蜀道,是中国古代一条国家级大道,作为秦蜀相通之路,不仅起点在长安,线路的时空界线以及分布格局的绝大部分区域也在陕西省,它在陕西的道路比例占全部线路总长的三分之二。所以陕西是秦蜀古道路线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中国蜀道文物遗存的最主要地区。 

它作为中国古代延续了几千年的一条重要文化线路,是古代连接陕西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的重要历史通道,也是黄河流域文明与长江流域文明交融的文化通道。作为中国古代由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的陕川驿道,穿越秦巴山地,由一系列不同路段的道路组成,这是一个由多条线路构成的、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体系。线路包括由陕西关中通往汉中的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 

秦蜀古道作为中国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历史背景和内涵悠久而丰富。其起始年代,明确见于历史记载的,始于战国,实际上远在殷商时期已经开通。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石牛道等几条主要线路,最初被发现和利用都在周、秦、西汉时期。

秦蜀古道道路遗产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古代交通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古代道路筑造工程的技术精华。从开凿建成一直到明清时期,它始终作为一条交通要道发挥着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能。作为中国古代一条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跨越朝代最多,沿用时间最长、线路最艰险复杂的古交通要道,在古代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军事和交通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极其珍贵的交通历史资源。在几千年的交通时空中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并沿用到民国年间,始终是一条实实在在存在并被使用的交通大道。随着现代公路的开通,这条道路才逐渐被废弃,现在大部分古道已经难觅往日壮景,只有悬崖上一个个的栈道孔洞,提醒着人们它曾经的存在。 

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

在现场察看秦蜀古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褒斜道时,留坝县旅游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道,栈道的构造主要有这样几种,一种是搭桥立架式,即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孔,之后再根据山形地势在下面选取一些支撑点,也就是一头立于水中,一头插入山腹中,然后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支点,无数个这样的支点再在上面铺上板子就可以通行。而当地势要更高一点时,就要像修吊脚楼一样搭上几层,为了稳定还要加上斜梁,这就是搭桥立架加斜撑式。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在悬崖上开凿出孔洞,插入石柱,然后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通行。这三种形式基本上就是在地势比较险峻的悬崖绝壁上出现的较多。此外还有像老虎口一样的凹槽式,根据地形,将石头用最原始的方法把它摞在一起石基式,还有一种是在石基式的基础上借用斜撑式和搭桥立架式加斜撑式,多种形式糅合在一起建起来的。总之,根据地势地形的不同,灵活的变换着建造方式。 

这条千年之前的古道,所展现出来的古人的智慧与科学理念让人不时惊叹。我们看到,在栈道孔的下方都有一个小小的水槽,这个水槽就是为了避免长期的雨水积存把插到洞里的木头腐朽而用来排水的,小小的一个设计细节,却极大地延长了栈道的使用寿命。而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古人当时没有GPS,也没有今天这样精密的测量仪器,但是他们所选取的路线之巧妙,直到今天人们修高速公路,都还是在沿着这条路线,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地理环境认识程度之深以及建造技术之成熟。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院长赵静说,古人当时选路线是沿着河水,因为水往低处流,沿着水走,那就绝对没有问题,而这一理念放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五里一亭,十里一阁,三十里一驿”,遥想过去一直沿着湍流的河水在悬崖绝壁上蜿蜒盘旋着这样的建筑物,那是一副多么壮观的景象,也是多么伟大的人类奇迹。 

信息采集与保护让遗产活起来

险峻的地理环境使得秦蜀古道文物遗迹多处于比较偏僻的山区,若没有现代道路的修建提供的便利条件,大多数遗迹仅凭人力抵达极其困难,有些目力所及能够看到遗迹无法靠近,凭借传统的工作方法采集数据根本行不通,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而且须在适当的季节才能完成遗产信息的收集。说起信息收集工作的艰辛,赵静笑着说,那真是遇到过各种状况,好多次都是冒着山石滑落、下雪路滑、大雾天气等危险工作的。近几年他们在做的,就是通过实地收集找寻足够数量的栈道遗迹,以此来还原古代古道原貌。陕西秦蜀古道的文物本体遗产数量庞大,目前已经发现307处道路文物本体遗存全部是文物田野调查中实地踏查的成果。 

而在偏僻的山区,由于当地的群众大都不了解秦蜀古道文物遗迹的价值,因此造成的无意识的破坏也时有发生,对此,赵静他们颇为痛心,所以在实地考察中,每到一地向当地群众耐心讲解科普古道的价值,也是他们最重视的工作之一。赵静说,文物保护只靠文物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保护的氛围。 

保护工作的下一步是展示规划,如何将秦蜀古道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展示给更多人,但又不对其造成破坏。赵静介绍说,目前他们正在利用3D扫描等技术,选取有代表性的重要栈道,为将来的影像展示与复原展示做准备。 

随着文物保护的加强,秦蜀古道丰富的遗存和当前的文化建设构成了新的表达方式,使文化遗产组成更加多元。随着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资源价值,通过全面建立陕西秦蜀古道保护体系,进一步彰显陕西历史文化的厚重价值。

[责任编辑:时甜娜]

标签:商於古道 交通史 奇迹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