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十年治沟造地百万亩 “穷山沟”欲变“粮仓”
2012年08月12日 07:5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李治燕
治沟造地:是延安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以新增或恢复原有损毁耕地为主要目标,通过机械覆土,实施小流域坝系工程对沟道进行综合治理的一项新举措。主要措施有闸沟造地、河滩造地、新建淤地坝覆土、旧坝改造修复、盐碱地改造等。核心技术是以坝控制,层层设防,先渗后溢确保高质量农耕地。
治沟造地:是延安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以新增或恢复原有损毁耕地为主要目标,通过机械覆土,实施小流域坝系工程对沟道进行综合治理的一项新举措。主要措施有闸沟造地、河滩造地、新建淤地坝覆土、旧坝改造修复、盐碱地改造等。核心技术是以坝控制,层层设防,先渗后溢确保高质量农耕地。
延安子长县马家砭镇景家河流域土地稀少、贫瘠,农民往往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但2010年以来,原来出去打工的人开始返乡种地。这是为什么呢?
“种地比打工轻松,收入还要好一些。”54岁的闫向前乐呵呵地说。
过去人们对延安的印象大多是“到处圪梁梁、山峁峁、沟岔岔,地无三尺平”。但现在,延安“穷山沟沟”的印象正在逐步改变。从2011年开始,延安市开始在区县试点治沟造地,截至今年5月,已完成治沟造地8.05万亩。2020年之前,目标是100万亩。
玉米亩产近千斤是过去近三倍
7月16日下午2时左右,闫向前头顶着太阳,在自家沟地里忙活着。看着眼前成片的墨绿色玉米,他的眼中难掩兴奋。这片玉米成熟后,不仅可以满足家中所有牲畜的口粮,还可以卖钱,收益可观。
“以前家里人均口粮田只有1亩左右,因为地处盐碱地,产量非常低,种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一年下来别说卖余粮了,遇到天旱雨水不足,自家的牲口还不够吃。”闫向前说,2010年自家分到了治沟造地改造后的新地,人均差不多有2.5亩,现在种玉米亩产近1000斤,一年下来有卖有余,有收入了,农民当然还是愿意种地。
据测算,新造好的沟坝地,无论是土壤含水量,还是每吨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都比坡地要高很多,增产潜力很大。
一年下来总收入超4万不成问题
在2010年前,因为种地收入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闫向前不得不外出打工。2009年,景家河流域成为子长县最早开始治沟造地的试点区域,2010年新改造后的坝地分给了沿景家河流域的6个行政村的村民,使得人均口粮田基本达到了2.5亩。
闫向前一家共有6口人,全家共有口粮田15亩。他说,除了种粮的直接受益增加之外,间接受益增多了。“以前因为没有多余的粮食,家里只喂了一头猪和一头牛;现在养了一头母猪,两头肥猪、两头牛,十几只羊。”当地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市价,饲养这些牲畜,加上种粮,一年下来总收入超4万不成问题。
地好种了农闲时还能外出打工
这个季节,延川县樊家沟的村民们也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忙着,村支书刘青海说:“樊家沟原先有350亩地,只有100多亩可种庄稼,其他都是盐碱地和沙石地,现在经过治理,新增耕地300多亩,耕地面积达到了700多亩,人均可增加高产坝地1.35亩,还新修了1600多米的石排洪渠,地多了,交通方便了,还能用机械种地,农民种地的热情又高涨了。”村民樊江说:“以前种一亩多坝地,地里盐碱厉害,地面坑坑洼洼,亩产只有400来斤,一发洪水庄稼全都被水淹。造地后平展展的一片坝地,坝地旁砌了排洪渠,种地不像以前那么费人费时了,农闲时我也可以外出打工了。”
一亩坝地产量相当于4~10亩坡地
陕北有句老话:“宁种一亩沟(地),不种十亩坡(地)”。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也曾说过,陕西农业发展的希望在陕北,陕北粮食增产的潜力在沟道。
延安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强介绍,延安丰富的沟道资源为治沟造地提供了充分条件。延安全市500米以上沟道有4.4万条,据调查分析,延安治沟造地的潜力为147.63万亩,而一亩坝地的产量则相当于4~10亩的坡地。
张强说,子长县2009年率先开始治沟造地试点之后,2011年省政府把子长县、延川县和宝塔区确定为全省治沟造地试点县区。2011年,在三个试点县区的基础上,吴起、志丹、安塞、延长、甘泉、富县、宜川和洛川8个县也开始了治沟造地的推广。截至今年5月,延安市已累计完成治沟造地8.05万亩。
本报记者李治燕 本报记者走基层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