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盛开在黄土高原上的红梅花 ——青年歌手王红梅


来源:凤凰陕西综合

河畔村是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五谷城乡的普通村庄,王红梅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破旧的土窑洞里,为了让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傲然生长,铸就坚忍不拔的品质,父亲给她取名为红梅。正如父母的期盼,让她后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直如竹,柔韧如水,高洁如梅。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王红梅走进敬老院

王红梅艺术照

河畔村是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五谷城乡的普通村庄,王红梅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破旧的土窑洞里,为了让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傲然生长,铸就坚忍不拔的品质,父亲给她取名为红梅。正如父母的期盼,让她后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直如竹,柔韧如水,高洁如梅。

黄土窑洞里的“书香气”

昏暗的黄土窑洞里,唯一的光亮来自那盏老油灯,母亲借着微弱的灯光,或洗衣做饭或缝补衣裳,嘴里还哼着陕北民歌,这是王红梅对家的直接记忆。如今,在她看来,当年母亲的歌唱是对生活辛酸的表达,是发自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的小红梅总爱模仿母亲唱歌,经常有客人到家里来逗着让红梅唱歌,害羞的她站在炕上,蒙着脸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作为农民的父亲在红梅眼里是个文化人,繁重的农活之余,父亲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看书,科普、医学等各种书籍父亲都有涉猎,红梅小时候的气管炎也是父亲照着中医书中的配方亲自抓药治好的。正因父亲对书的热爱,让这个贫穷的农家小院里多了几分“书香气”。在艰辛的生活中,母亲从不忘告诉红梅,人再穷也要有志气,困难再多也要笑着面对。父母为人的正直与善良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

倔女子想吃“公家饭”

伴着放羊、挖野菜的童年生活,红梅开始在村里上小学了,父母对她的最大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只有上好学才能吃上“ 公家饭”。少年时期,红梅除了上课,最大的爱好是和父亲一样看书。当她接触到了《张海迪的故事》一书时,被书中张海迪身残志坚,顽强的与命运作斗争的事例深深打动,也更让她坚信,只有走出大山,才可彻底改变命运。

初一时,红梅的一个男同学被延安体育学校选拔上了。那时进体校就意味着吃上“公家饭”!红梅便暗自下决心要考体校,听说走路时双腿绑沙袋可以练弹跳,她就偷偷找了几块旧布缝了两个沙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将自制的沙袋绑在双腿上,到校外的黄土高原上跑步,练习弹跳。沙袋的事,一坚持就是两年,红梅从未跟任何人说起过,练习完之后,又悄悄将沙袋压在被子下面。红梅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很多,打篮球时永远是跑的最快的,弹跳最高的,老师们都惊讶到这个姑娘咋像个“假小子!”。

彼时的红梅除了学习以外,似乎对各种课外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要学,而且一学就会。初二时的一次考试,让她意外发现自己在音乐方面比体育更有特长。那年,吴起县在初三年级学生中选拔音乐特长生。作为初二学生的红梅是没有资格去参加考试的,她向叔叔借了5元钱,瞒天过海的一个人跑到县城参加了初三音乐班考试。从未接触过音乐学习的红梅,通过自编自导的舞蹈《回娘家》和吹口琴表演,竟然拿到了全县第一名。后来招生办以初二学生不能占用初三学生名额为由取消了资格,但红梅依然很开心,因为,在她的心里,从比较中找到了比体育更能施展自己才华的音乐平台。

此后,只要县上有演出,红梅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看,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离开的观众。初三那年,吴起县剧团扩招演员,红梅又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剧团的考试,直到录取通知单送到家里时,父母才知道红梅考入了县剧团,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陕北,人们总是不看好“唱戏”的,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所以父母强烈反对她去学唱戏。红梅便开导父母说:“我去学唱戏,就能吃上‘公家饭’,这样家里就能过上好日子。”她的软磨硬泡使父母最终妥协!小红梅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县剧团的学员。

在剧团里,资质聪颖、天赋异常的红梅,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社会下岗的大潮中,吴起县剧团也不例外,红梅成为新进二十个学员中唯一因成绩优异被保留的学员。练了三年功的红梅却从未正式登台唱过戏!在剧团的前两年,红梅甚至没有一分钱的收入,直到正式录用之后,她才拿到了每月三十元的工资。不幸的是,剧团因为种种原因再次裁员,经过一番排资论辈的较量后,年轻的红梅失业了,她吃“公家饭”的梦彻底破灭,这对未来还踌躇满志的红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她无脸面对那个觉得女儿去“唱戏”丢面子、自始至终都没去过剧团一次的父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志馨]

标签:黄土 高原 梅花 王红梅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