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历史|阅兵铠甲考:唐代有纸做铠甲 宋代有五色介胄


来源:北京晚报

明代《出警入跸图》 宋代铠甲穿戴展示图 隋唐铠甲穿戴展示图 原标题:铠甲如何壮军威 ■黄强 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多使用冷兵器,对阵双方短兵相接时,除了比拼武艺和体力,铠甲也是最重要

明武宗出行甲士服饰

唐代著名的明光铠

清代明黄缎绣金龙绵甲

明代出现“V”字领铠甲

明代将士的军戎服装,式样如同唐代的窄袖宽袍。其中,有一种特别的军服:袍子无领、无扣、右衽(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叫右衽),裹襟与外襟在前身重叠时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带在胸前和腰部系束,这种军服多为品级较高的将帅使用。低级别军官的军服,后衣较短,没有胯袍,衣服衬于铠甲内,穿铠甲时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凤翅盔、幞头、巾和小冠。这种军服,多见于侍卫所穿的服饰。

明代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铠甲是为了增加抗冲击力,提高保护性能,但重型铠甲穿着笨拙,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

另一种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明代的布面甲从元代继承而来,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布为面里,中间缀以铁甲,表面钉甲钉;另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绵甲,它经过特殊工艺做成,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注意了时尚化。通过一些领子的设计,体现铠甲的时尚元素,比如在明代就出现了潮味十足的“V字领”、 镂空式护耳等“时尚元素”。

明代的铠甲以金、银、黑色为主,明洪武初年,守边军士穿着棉袄,旗手、卫军等穿红绊袄,这种战袄有红、紫、青、黄色四种服色,它作为区分不同兵种的依据。

明代后期,因为绵甲以缎布为冕,色彩较多,所以绵甲的颜色也多种多样。不过,幞头颜色仍是黑色。

明朝的戎服以红色为主,还有红笠军帽,正德年间设东西两官厅,其都督江彬戴的正是红笠。《明史·舆服志三》说,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间以紫、青、黄、白等颜色作为配色。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出现了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将军、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兵器明亮锋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将士们仪表堂堂,气势壮阔,威风凛凛。

专用于检阅军队的

清代帝王铠甲

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凭借祖传的“十三副铠甲”起家,最终建立了清王朝。女真族是马上的民族,擅长骑马搏斗,对于铠甲自然重视。

据《清会典》记载,清代甲胄分为明甲、暗甲、铁甲和绵甲等几种。前三种属于带甲片的铠甲,多指铁甲;后一种则是布面甲,不用甲片,以棉絮即缝制厚实的布质纤维层为里,表面缀有甲泡,用来阻挡敌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后期,铠甲逐渐以绵甲为主,它用缎布做表面,因此颜色较多。早期的八旗以红、白、橘黄、蓝为基本色,配上相互错开的四色镶边,组成八旗服色,并根据服色确定旗名。

八旗的铠甲颜色也各不相同,正黄旗通身黄色,镶黄旗黄地红边,正白旗通身白色,镶白旗白地红边,正红旗通身红色,镶红旗红地白边,正蓝旗通身蓝色,镶蓝旗蓝地红边。武官九品的暗甲、绵甲上还用彩线绣上蟒云、莲花灯图案,样式精美,色彩艳丽。

清代帝王除了有为御驾亲征提供保护的铠甲之外,也有专用于检阅的铠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铠甲实用性非常强,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都是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驾亲征也只是形式上的亲征,皇帝有禁卫部队的层层保护,非常安全,铠甲的保护性功能逐渐消失,此时的皇帝铠甲更注重装饰性。

故宫博物院保留着清代乾隆皇帝检阅时所穿的大阅甲: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的绵甲。此甲属于礼仪铠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黄金材料,用料考究,制作精美,突起的纹样具有浮雕的效果,彩云金龙等纹饰,彰显出皇帝的威严。《大清会典图》中记载了清代12种铠甲,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皇帝大阅铠甲,由此说明清代对于皇帝大阅(检阅)是非常重视的,皇帝所穿的戎装也是专门用于检阅军队。

此外,《大清会典图》中规定的第11种铠甲,即护军校、骁骑校、前锋、护军等禁卫武官所穿的铠甲,均为绵甲,它们主要出现在皇帝大阅这一特定场合,也是礼仪铠甲。

(作者为服饰史专家)

补白

中国古代阅兵面面观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军事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阅兵的记载,阅兵作为传统军事仪式,从最初的田猎发展演变至今。

最初的阅兵来源于田猎演习之礼

西周时,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依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军事训练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猎演习之礼。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史称“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承袭了西周时期军队训练制度,但从春秋中期开始,军事训练出现专门化趋势。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

西汉时,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军队进行校阅、考核。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大体上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据《汉书》记载,由于训练及校阅制度的有效实施,汉初的军队具备“轻车突骑”、“劲努长戈、射疏及远”等技能,逐渐形成对匈奴作战的优势。

曹操曾多次考核多兵种合成训练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曾实施“讲武”的措施,不仅训练士兵的体力和技艺,还强化战术合成训练。东吴建立了检阅制度。魏国则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挥受阅部队,对多兵种的战术合成训练进行检阅考核。

两晋期间也比较重视军队的训练,各军除了演习队列阵法外,还要进行实战演习。南朝时注重对水军的训练和检阅,玄武湖是南朝各代训练水军的场所。北朝则出现了军阵双方对抗性演习。

阅兵是唐代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首先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再就是大将军检阅,最后就是皇帝大阅。这样常规的阅兵几乎每年都举行。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注重禁军的教育训练。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将“大阅”(亦称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进行。之后,禁军的“教阅”逐步形成了“毋过两时”(春秋两季)的制度。南宋对军队的训练也很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法规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颁行枢密院“教阅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

每隔三年清朝总理大臣出海校阅海军

元朝时骑兵为主要兵种,因此阅兵主要是检阅骑兵的马术以及对弓箭、马刀、标枪和战斧的使用。

明朝的阅兵, 每年年终考阅一次,三年大阅一次,也称“小阅”和“大阅”。朱元璋十分重视部队的训练,他颁发《教练军士律》,从制度上保证了军事训练的质量。

清代的“简阅”又称校阅,是王公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军队的制度。早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就曾举行过大阅。此后,乾隆、嘉庆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

清代大阅的地点,主要在南苑、卢沟桥、玉泉山、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畅春园等地。除皇帝亲自阅兵外, 清代还形成了多种阅兵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钦派检阅,它由练兵处、兵部、陆军部奏请皇帝, 钦派知兵大臣数员前往阅兵。宣统三年(1911),监国摄政王载沣就于德胜门外的镶黄旗、正黄旗两旗校场检阅了皇家禁卫军。

清末,朝廷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成立。据《北洋海军章程》记载:“每逾三年, 由总理大臣海军事务衙门下至于王大臣请旨特派大臣, 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或由王大臣与北洋大臣亲自出海校阅海军。”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志成]

标签:历史 铠甲 阅兵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