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了3岁孩子家里禁说母语 每年至少砸2万


来源:北京晚报

英语开始变得不再是一种语言,而变得更加功利,出国、毕业、找工作••••••让英语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为了3岁孩子家里禁说母语 每年至少砸2万

原标题:英语变质:为了3岁孩子家里禁说母语 每年至少砸2万

2014年7月17日讯 90年代席卷而来的出国热,让英语学习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也成为许多大学生出国的敲门砖。而后的时间中,英语学习在国内变得更加火爆,学习者的年纪也不断变低。英语开始变得不再是一种语言,而变得更加功利,出国、毕业、找工作······让英语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出国热啃“红宝书” 不考“寄托”人生不完整

90年代的出国热,比起80年代来,热度更高,波及范围也更广。42岁的许先生在外企工作曾经历过那段火热的出国热潮。“许多人出国的念头是被逼出来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大国内罕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与条件,而一旦出国一趟,立即脱胎换骨,镀上一层金身,让同胞刮目相看。”

“新东方”以“红宝书”为蓝本,有一整套速成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应付美国式的托福和GRE考试的能力,让美国的考官们也大吸一口凉气。在许先生看来,无论怎样变化考题,中国学生依然以不变应万变,以一本“红宝书”而稳操胜券。“一些90年代的大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啃着自己的‘红宝书’,以在托福和GRE考场上过关斩将为人生之最高目标。”小学学好英语是为了考初中,初中学好英语是为了考高中。高中学好英语是为了冲过高考那座独木桥,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学学好英语那就是为了考研,考GRE考托福,为了考出国。“出国镀金后的许先生回到国内,在一家外企成为一名管理者。

到底为了什么学习英语的问题时常在许先生的脑子中出现,“有人奇怪,为什么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不是为了和人交流,而是为了考试。也有人说了,考试不就是为了学好英语吗?那么到底是为了学好英语而考试,还是为了考试而学好英语呢?”

与许先生不同,王丽丽则更加不愿提起英语,“那时候保送研究生必须要通过英语6级,我考了几次都没过,最后一次,老师都不敢告诉我成绩了。”王丽丽说,她也有过出国深造的理想,但想到还要考托福考GRE就知难而退了。

出国的热潮并未消退,为了圆自己的出国梦,24岁的肖涛来到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开始培训英语,几个月时间后,他最大的印象就是那些极具个性、幽默风趣的老师。“其实知识点永远只有那些,任何的学习都只是一个过程,是否得到收获更多在于个人的投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彭艳萍]

标签:母语 英语 出国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