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半座城的温暖
2014年12月18日 11:44
来源:咸阳新闻网
为了半座城的温暖——咸阳市秦都区秦皇路以东区域供热抢修纪实。
抢修人员昼夜奋战。 本报记者 鹿韬 摄
原标题:为了半座城的温暖 秦皇路以东区域供热抢修纪实
11月30日晚上,一纸紧急通告送到了各大媒体夜班编辑的案头:
市热力公司外协热源单位咸阳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供热系统11月29日突发故障,致使咸阳秦皇路以东、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以南区域供热中断,预计在12月11日恢复正常供暖,“停暖期间,市热力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取暖费按日退还。”
针对此次故障给市民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市热力公司深表歉意,希望大家相互告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希望市民理解。咸阳市热力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029-33213433。
在这纸不足二百字的通告背后,事故情况报告也及时送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停暖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在咸阳近年来也是少有的。一场各方联动,科学研判,争分夺秒抢修的战役在近半个城市居民家中暖气片逐渐变凉的疑惑中紧急打响。
事故发生后次日对外发布通告不是延迟,这是审慎选择——严冬停暖不亚于盛夏停水,查清原因、制定措施等工作紧张展开,结果逐渐明晰,抢修不是一两天的事,受抢修材料采购周期影响,抢修成功需要一段时间,必须及时告知民众,以便大家依据抢修周期长短选择应对措施。
预计的恢复供暖时间也不是随意猜测,这是自加压力——抢修所用管件都是特殊材料,需要从千里之外的外省订购,长途运回需要时间,紧急预制需要时间,平时可能超出一个月的工期被咬着牙关定为事故发生后的12日,从市委、市政府到热力公司,再到热源企业,谁都不愿意让老百姓多冻一天。
承诺取暖费按日退也不是随手一写,这是最大的歉意——事故首次对外通告,市热力公司深表歉意,承诺“取暖费按日退还”,提醒大家相互转告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这无疑是停暖后寒冷中最大的“暖意”。
谁都不愿意发生事故,但当事故突然来袭时,需要方方面面相互协作,齐心应对,一场应对寒冷的战役在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打响……
寒冬停暖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事。虽然市民在停暖后颇有怨言,但还是表示理解,希望能尽快恢复供暖。市热力公司在本报发出热源故障停暖通知后,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各用户处,耐心细致解释停暖原因,并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由于抢修不是一两天的事,该公司还安排专人驻守热源企业,协调配合各项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早日为大家供上暖气。
学校、小区积极保障孩子以及老人取暖问题。机关幼儿园在停暖后,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市内家电商场采购空调,因为货品短缺无法解决全园师生取暖,最终在西安才购得十八台大功率柜式空调,且空调供暖不会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部分小区以年龄大的老人为重点,帮助他们改用电暖器、空调等设备取暖,部分老人被家中未停暖的子女接去临时避寒。
咸阳供电局及时制定相关预案,保障电力供应,确保市民能放心地用电器取暖驱寒。该局指派专人时刻关注市东区的电网负荷变化,随时应对发生的问题。加强用电高峰期的检测,并针对冬季电网主要设备运行、负荷情况等特点做好了事故预想,制定完善电网反事故处理预案,掌握地区气象信息,做好负荷预测,并及时调整、优化供电方式。在停暖区域,加大线路巡视、测温、消缺工作,保证车辆、人员全天待命,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确保市民用电正常。
除了用电取暖外,部分市民还选择用气取暖。市天然气总公司为应对停暖期间市民用气取暖,在城区各主要、支线管网认真排查,对部分去年供暖期暴露小问题的管网进行技术优化。不少居民考虑改用壁挂炉取暖方式,该公司还推出了瞬时服务,从购买、安装、通热周期最多不超过七天,保证市民及时用气取暖。
面对事故,党委、政府是广大百姓最坚强的主心骨,市委、市政府领导内心焦急,直奔一线,解决问题,指导抢修,希望能立即抢通……
群众冷暖时刻牵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停暖事故发生后,市委书记姜锋立即作出批示,全力抢修,尽快恢复供暖。市长卫华明确指示,要制定完备周到的抢修方案,保质保量完成抢修任务,做到不窝工、不返工、不留隐患,确保开阀后各供热系统安全运行。同时要求,各新闻单位及时发布抢修进展信息,释缓广大群众的焦急情绪。
抢修工作争分夺秒。姜锋、卫华每天关注,不时电话催问,指挥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安全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抢修任务顺利开展。
分管此项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俊锋心急如焚,召集相关部门,分析问题,议定对策,时刻关注抢修进展,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抢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刘印生立即前往热源企业,现场安排部署抢修和材料采购工作。市安监、供热等部门人员驻守一线,快速反应,精准处置。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坚强领导下,抢修工作紧张有序推进。
在热源企业加紧抢修的同时,市供热公司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奔走各停暖区域小区、单位,上门通报说明实际情况,帮助群众应急采暖。管道停暖,温度骤降,检修组迅速同步着手检查供热管道,提前做好恢复供热对接协调工作。
各部门联动,一场火热的抢修大战一天天融化不期而来的寒冷。
热源企业是抢修工作的焦点,现场虽有一定危险,但抢修工作必须进行,材料采购山高路远,限时购回必须做到,昼夜不停,争分夺秒……
“供热故障起因是由于锅炉管道焊缝泄漏,需要重新铺设管道。”12月2日晚,记者首次进入热源企业大门,第一时间了解到故障的原因。同时,发现最困难的不是修复,而是修复管道的材料必须从外省订购,这需要时间。刚刚停暖,热源企业已积极协调外地部件供应商,购买管线材料以及配件。
12月2日至5日,从江苏、河北等地购置的管线材料及配件陆续送来,焊缝、打磨、喷砂等抢修工作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对管道进行γ射线探伤作业,安全防护距离为50米,探伤开始前要对辐射范围内的所有其他作业人员清场。时间紧、任务重,抢修人员加班加点,基本处于24时工作状态,抢修任务完全按照各进度节点有序进行。
热源企业一方面积极联系外地供应商,另一方面成立材料组、技术组、抢修组、安全组等各项专业小组,设计服务需求、材料供应、物资计划、无损检测等工作均已落实。为保证抢修质量、进度,公司每日由总经理组织召开抢修工作会议,确保抢修安全,严控施工质量,解决、协调抢修问题,督促施工队伍、发货厂家。
在抢修期间的周末休息日,咸阳化工公司除生产一线员工加班加点开展抢修外,其他所有职能部室均全员在岗,以便配合开展工作和服务支持。
停暖受冻是一种煎熬,急切了解抢修进展是大家共同的心情,本报全媒体协作,记者驻守现场,实时发布抢修进度信息,让社会的焦急心态不断释缓……
停暖事发突然,事故原因和抢修措施群众不甚了解,不少市民急切地向本报了解情况。因为作业区存在危险性,本报记者也未能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只能持续在热源企业附近蹲守,积极通过相关部门与热源企业协调,争取及时为市民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两天多的无奈等待后,12月2日晚,热源企业咸阳化工公司终于同意媒体进入抢修现场。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进入,直观感受抢修的紧张场面。记者一边现场采访,一边实时信息传回报社编辑中心,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咸阳新闻网直接向外发布。次日报纸刊出详细情况,首次公开热源故障具体原因及该公司的应对措施、抢修信息。
抢修期间,本报记者全天候值守抢修现场或其他相关单位,及时了解抢修工作动态变化。本报全媒体、多角度、多形式的信息传递,使大家全面了解抢修情况,大大释缓了市民的焦急情绪,大家的心态逐渐由不理解变为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整个停暖区群众的心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企业紧紧地凝在一起,共同期待抢修顺利进行。
12月8日傍晚,家住学道门小区西区的闫女士下班回家,一进楼门就感到一丝暖意,喜出望外地跑回家查看,地板热了,暖气来了!这是热源企业采取的临时应对措施,现场相关设备还没有彻底处理好,利用已修好的部分设备给部分区域临时供热,用以减少群众的受冻时间。
12月14日,现场传出喜讯,抢修工作结束,全面恢复正常供暖。
“突发停暖,家里的温度是凉了,可我们老百姓的心里却是热的。”家住华泰。华城国际小区的林女士由衷地说,事故已经发生,但我们第一时间看到了政府及各单位积极主动解决事情的态度和动作,每天都能从报纸上及时了解抢修情况,这就最让老百姓感到温暖。
从停暖事故发生,到恢复正常供暖,15个日日夜夜,咸阳近半个城打了一场角逐寒冷的硬仗。回顾这硬仗中的每一个焦急、紧张、抢修的画面,听着他们与寒冷角逐、与时间角逐、与挑战角逐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从内心感慨:那段寒冷的日子其实也是温暖的……(本报记者 王鹏飞 董晓东 张静远 鹿韬)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