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咸阳市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渭河,是咸阳人民的“母亲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咸阳城就是秦孝公依商鞅之策而建,秦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咸阳因水成形,因史成名,城因水兴,城因水荣。两千多年来,咸阳人民在渭河两岸繁衍生息,缔造了咸阳的周礼秦制、汉唐雄风。渭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哺育着关中平原的一方百姓,咸阳人民对渭河有着最淳朴深厚的感情。

渭河中游璀璨的明珠“咸阳湖”

新建成的渭城区渭河大堤及近堤绿化成效

建成后的兴平“十里荷香”景观区

原标题:咸阳市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纪实

审时度势科学决策 嘹亮唱响治渭壮曲

渭河,是咸阳人民的“母亲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咸阳城就是秦孝公依商鞅之策而建,秦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咸阳因水成形,因史成名,城因水兴,城因水荣。两千多年来,咸阳人民在渭河两岸繁衍生息,缔造了咸阳的周礼秦制、汉唐雄风。渭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哺育着关中平原的一方百姓,咸阳人民对渭河有着最淳朴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加快、城镇迅速扩张,人类活动加剧,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渭河水资源匮乏、水生态恶化、泥沙淤积、防洪能力脆弱。虽经多年坚持不懈地治理,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咸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实施渭河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咸阳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

为把这件泽被后世、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咸阳市委、市政府将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工程列为全市“十二五”重点工程,迅速出台了《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机构专职负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渭工作,将治渭工程列入市级年度目标任务重点考核。市上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工地一线检查指导、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市治渭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沿渭各县市区成立了由“一把手”任总指挥的治渭机构,将战线前移、一线督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境内堤防率先贯通
2011年2月21日,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根据省上统一安排,咸阳市要用三年时间完成渭河堤防建设任务。接到任务后,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咸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堤防工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治理目标。广大治渭工作者热情高涨,踊跃投身工程建设。

渭河咸阳段综合整治防洪工程计划新建、加宽堤防62公里,规划总投资6.8亿元。根据省定堤防工程由省、市、县三级投资的要求,为了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咸阳市在预算有限、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治渭这一民生水利工程,多方积极筹措1.24亿元堤防建设资金并及时下拨到位。各县市区治渭机构不等不靠,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土地增值、争取银行贷款、捆绑使用交通、林业、环保项目资金等方式,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0多名治渭工作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白天机器轰鸣,夜间灯火通明,周末加班加点,节假日照常上班,治渭工地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工作,至2012年底,全市防洪工程按期完工,境内堤防率先实现贯通!

千方百计破解难题 硬化绿化快步推进

保障建设用地,是治渭工程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渭河沿线绝大多数护堤地和部分河滩地已被沿线村民耕种,如何收回这些土地用以加宽渭河大堤,实施滩区疏浚清障及生态治理,成为全市治渭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渭河综合整治建设任务下达后,沿渭县市区创新体制机制,及时出台土地征用补偿政策;水利、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行动,广泛宣传政策,积极筹措补偿资金;各级治渭指挥部领导深入基层一线,现场研究解决问题,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化解了矛盾和纠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2013年初,咸阳市堤顶硬化绿化工程全线开工。在中省补助标准未确定、资金未落实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县区压力,加快治渭进度,市政府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市场运作融资1亿元开工建设城区段13.5公里堤顶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沿渭各县市区抢抓机遇,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招商引资、争取银行贷款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经统计,四年来全市共捆绑整合中省项目资金、市级财政资金、县区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达8.5亿元。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高敏菲]

标签:渭河 工程 建设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