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赢造林绿化“人民战争”


来源:榆林日报

原标题:榆林市林业局:打赢造林绿化“人民战争” 10月中旬,榆林市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全国造林先进县山西右玉实地观摩学习,为榆林市“三年植绿大行动”和林业建设汲取营养。 深秋10月,位于山西北部朔州

原标题:榆林市林业局:打赢造林绿化“人民战争”

10月中旬,榆林市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全国造林先进县山西右玉实地观摩学习,为榆林市“三年植绿大行动”和林业建设汲取营养。

深秋10月,位于山西北部朔州市的右玉县秋高气爽,各类树木彩叶纷呈,山间林地草木葱茏,田间林网交织,一派北国高原风光。“唯其万千民众拓荒于不毛,方树起三北绿化造林之旗帜,赢得国内生态建设之模范(右玉绿化赋)”的右玉,60多年来,在绿色创业中孕育形成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已成为全国造林绿化的典范。

该县解放初期仅有8000亩残次林,森林覆盖率为0.03%。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先后被评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 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4A级旅游景区。生态建设已成为全县最重要的支撑,林业成为全县第一业。

右玉是国定贫困县,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常常是有心栽树、无钱买苗。加之气候寒冷、干旱少雨、风沙侵袭,在右玉要想栽活一棵树,通常得用几年时间。但是干部群众坚信:怕难没有出路,穷熬不如苦干。右玉干部群众认准目标不观望,不讲条件不要报酬,克服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赢了一场经年累月、艰苦卓绝的造林绿化“人民战争”。右玉县多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主要得益于两个“依靠”、两个“凭借”,也就是习总书记的批示所说的:“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两个依靠,一靠艰苦奋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率先干,为官先过林业关。在右玉,抓不好林业的领导就是不合格的领导。搞好植树造林是右玉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要务,也是履行职责的第一要求。二是干部带头干,一个系统一座山,一个单位一道梁,以人头定绿化任务,以领导定责任,分年治理,集中会战,挂牌留名,群众监督。三是群众同心干,几十年的造林绿化,已经形成了人人会种树、人人要种树、人人管种树的局面。

二靠坚持不懈。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九任县委书记抓林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随着生态变化,不断锁定目标,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七十年代是“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八十年代是“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九十年代是“乔灌混交立体栽,绿色屏障建起来”,现在是“打造精品连片栽,增值增效富起来”。目前,右玉县早期的义务植树基地、三北防护林建设基地以及市县项目造林工程基地已经变成森林公园、旅游胜地,成为右玉县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两个凭借,一是凭借“四个结合推进”。一是乔灌草结合,构建立体生态系统,主要采取了“阳坡柠条阴坡松、沟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镇栽杨树、林中进草草间林”模式。二是人工造林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实施了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农民进城、牲畜进圈、林草进田为主的“一退三还三进”工程。三是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做强特色生态产业。四是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相结合,先后营建16个造林基地,通道绿化近400公里,建设绿化示范村130多个。造林基地大部分打造成城郊公园、景区景点。

二是凭借“五种机制”保障。一是务实高效的领导机制,层层成立各级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造林绿化工程指挥部,逐级签订责任书,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乡镇分头落实、群众广泛参与”的机制。二是多元投入机制,在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同时,把专业队造林、群众大会战、民营造林、股份造林等引入生态建设,创新林业发展模式。三是规范严格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资金报账制,将资金拨付与造林成活率挂钩。四是责任明确的管护机制。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行谁种谁有、谁有谁管,乡设管护站,村设管护室,全面实行封山禁牧,保护建设成果。五是奖惩严明的激励机制。把林业建设作为干部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每年年终对承担造林绿化任务的乡镇、部门、单位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工作落后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警告、诫勉谈话直至撤职。

右玉林业建设所取得的荣誉和功绩,榆林都荣获过,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而是要创新思路,自加压力,走出一条生态建设的新路,走出一条生态建设和能源经济和谐发展的新路。通过参观学习右玉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结合目前榆林林业工作实际,笔者以为,今后要创新林业发展,首先要认识到“四个不够“,做到“四个提高”。

认识到战略高度不够,深刻反思,提高认识水平。我市生态林业建设虽然历经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当前正面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重要的位置,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必须用大生态、大经济、大发展的理念统筹林业工作,立足实际和发展潜力,把林业发展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要把握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时机,找准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从战略高度制定长远、系统、完整的规划。将各类林业重点工程与社会造林、全民义务植树统筹布局,与建设北方生态屏障、京津风沙源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等项目整合配套,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以“三年植绿大行动”为契机,重点抓好灭沙工程、“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林业产业发展、资源管护、环城防护林建设等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新的造林模式,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和科技服务职能,让林业在农民生产增收中体现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认识到创新力不够,转变观念,提高适应能力。应该明确提出:巩固和壮大以林业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扶持和提升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优化和扩展以沙地、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企业加基地带农牧户、产加销一体化林沙产业发展格局。

榆林林业生态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具备了发展林沙产业和后续产业的条件,但我们的创新机制还不完善,政策法规等还不健全。当前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群众投工投劳为基础、以企业和社会投资为支撑的生态建设多元投入机制。要通过地方法规明确矿产开发企业的国土绿化责任,要用政策机制激发农民群众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让农民从单一的“防沙治沙”投入转变为“治沙用沙”增收,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今后不仅要鼓励农民、企业造林,而且对想造林、造好林、造成林的农民和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奖励。

认识到舆论宣传不够,深入基层,提高宣传力度。每年我们的宣传范围、时间都是有限的,没有形成连续性和长期性,农民对当前的建设生态林业政策知之甚少。在右玉县、平鲁县、朔州市的交通要道两侧,我们看到的不是产品广告,而是一块块用朴素语言写成的生态林业建设的宣传牌,用朴素而又真挚的语言告知人们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热爱家园,起到了长期而深入的宣传效果。今后林业宣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让生态理念进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农村乡镇,特别是要让群众懂得造林绿化不光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增收增效,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认识到感召力不够,凝聚力量,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精神虽然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但右玉精神却体现的是历任领导班子“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山川变绿洲”的信念,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右玉历届领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治沙栽树、绿化家园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是右玉县几代林业工作者不怕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强化干部职工思想、纪律、行风、政风建设和管理,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发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传承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治沙造林精神,学习身边的劳模和英雄,营造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提高勇于面对难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促进干部职工素质的快速提升,凝聚力量,凝集智慧,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生态林业建设,为建设生态榆林、幸福榆林作出新的贡献。(文/榆林市林业局考察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遗霞]

标签:林业 榆林 造林绿化 榆林市林业局 人民战争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