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使命任务勇担当 榆林各级党委和政府聚力强军目标


来源:榆林网

原标题:使命任务勇担当  榆林各级党委和政府聚力强军目标榆林,自古以来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新形势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动聚力强军目标,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求真求实的作风,狠抓党管武装工作落实,促

原标题:使命任务勇担当  榆林各级党委和政府聚力强军目标

榆林,自古以来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新形势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动聚力强军目标,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求真求实的作风,狠抓党管武装工作落实,促进了兴武强军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全市先后有52个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省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两任市委书记和1名县委书记被评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

强基固本延续红色血脉

3月25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榆阳区的领导和机关干部来到补浪河“英雄女子民兵治沙连”,听取事迹报告,重温光荣传统。成行的树木,成片的固沙网格,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荣誉……令每一位来这里的人肃然起敬。

榆阳区的这一举措,是榆林市新形势下扎实推进党管武装工作的一个缩影。为确保党管武装原则落到实处,我市坚持从强化“管武人”意识入手,组织党政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国防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县区把相关内容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范围,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的学习内容。

4月2日,米脂县人武部官兵来到沙家店战役遗址,祭奠革命烈士,开展延续红色血脉教育。沙家店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扭转陕北战局的关键一战。战役期间,为保障前线军粮供应,当地群众割青苗、杀牲口,甚至把种子也交了军粮,争相把优秀儿女送上前线。现在,这块烈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已成为邻近县党政机关开展爱国教育的处所。

如今,像沙家店一样,杨家沟纪念馆、小河会议旧址等地,都成为榆林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困难时期全力以赴,富裕之后更应大有作为。”市委常委、榆林军分区政委刘坤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抱着一种强烈的政治清醒与使命担当,市委、市政府才一以贯之地抓红色基因传承,各级领导干部才时时处处把自己摆进管武工作中。”

驻榆部队的官兵清晰地记得,在前不久榆林市所属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述职会上,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胡志强强调:“不关心国防的领导干部是政治上不清醒的领导,是素质不全面的领导。”在一次议军会上,市长陆治原说:“军队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党和国家的利益,给部队办多少事都不为过。”

富而思危走实群众路线

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每平方公里蕴藏着超过10亿元的地下财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甚至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有所淡化。“新形势下,还有没有必要把党管武装这篇文章做得那么大?”对此,市委、市政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达成共识,越是这种情况下,党管武装工作的思路就越要明晰,越要全力保持好上下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金钱买不来国防意识。国防意识的增强必须依靠长期有力的全民国防教育,须臾不可松懈。为争得全社会的支持认同,榆林市及所属县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国防教育覆盖面,在公共场所增设国防教育公益广告宣传栏,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国防兵役法规、拥军优属传统;

每年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采取演讲、知识竞赛、联欢等形式,深化教育效果;建好用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下拨专款集中修缮红色场馆,组织党政机关干部、驻榆部队官兵和青年学生祭拜,激发干部群众的崇军尚武热情。市上把双拥工作作为全市百项重点工作之一,升级市双拥机构,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

明晰的思路加上务实的措施,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党管武装工作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榆林市先后有5个县区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68名个人获得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党管武装之花,在这方热土上越开越艳。

抓武管武直指强军目标

在定边县,驻军遇到困难时,官兵们会立即想起县民政局局长马宝贵。在马宝贵的建议下,定边县广泛开展科技和智力拥军活动,投入200万元给驻军购置电脑和军事书籍。对此,马宝贵解释说:“这是对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具体化。放在推动强军实践这个背景下,为驻军解难,事事连着战斗力。”

做好党管武装工作,就是在做实现强军目标这篇大文章。为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我市围绕强军目标,主动组织各级在新形势下重新对党管武装工作进行审视,在讨论思索中找准地方党委政府推动强军实践的位置,重新确立推进管武工作的衡量标准。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全面小康和国家富强,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一些干部存在的“现在仗打不起来、国防投入以后再搞”的错误认识,我市及时教育引导,重申“无论经济建设任务多么繁重,抓武装工作的力度不能削弱”。先后投入2亿多元为驻军解决营房、训练基地建设等问题。

3月12日,军区工作组对驻榆某预备役团进行不打招呼的实兵拉动。从人员收拢到物资请领,从应急机动到指挥所开设,从组织指挥到通信联络,从野外宿营到伙食保障……该团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2010年前从外地整体搬迁到榆林的一个团,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团政委王军说,最大的原因就是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抓建和高度统一的认识。也正因如此,原计划用三年完成基层营连部正规化建设的预备役团,只用一年就建好了近30个营连的“一部一库一室”,为尽快形成应急应战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命任务勇担当

相关新闻:

标签:榆林 强军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