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榆林晚报记者走进开光路社区:用热线卡反映问题


来源:榆林日报_都市生活

7月23日,本报记者走进开光路社区,倾听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反映生活中的问题。记者杨彬摄 原标题:榆林晚报记者走进开光路社区:用热线卡反映问题7月23日上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报记者

7月23日,本报记者走进开光路社区,倾听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反映生活中的问题。记者杨彬摄

原标题:榆林晚报记者走进开光路社区:用热线卡反映问题

7月23日上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报记者进社区”活动第十站来到开光路社区。在赠送报纸、发放新闻热线卡的同时,本报记者与该社区领导、各个组的组长、许多热心的居民一起在社区会议室进行了座谈。记者现场与居民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倾听居民的心声,并为居民解答了许多问题。

有了新闻热线卡

以后反映问题不用愁

7月23日8时40分许,记者来到开光路社区时,社区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居民。“ 听说今天要来报社记者,我这有些情况得说一说。”站在门口的一位大妈说。现场许多居民也都在议论要反映的情况。因为下雨的原因,社区陈书记特意将座谈安排在了社区会议室,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对会议室进行了简单布置后,9时许,社区的会议室坐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社区领导和居民。

“这次活动是本报第一次和咱们社区合作,但之后我们会不间断组织这样的活动,如果您遇到什么事可以通过热线卡上的电话向我们反映情况,我们24小时都有人接听。”本报记者袁一娜边解释边把热线卡递到居民的手中。“ 以后有事我就打卡上的电话。”一位大妈接过热线卡说。随后,社区组长和居民向记者反映了许多趣事和问题,记者将所说的问题和事情都一一做了记录。一个上午下来,记者记录了13条居民反映的问题和趣事。

社区干实事

居民竖起大拇指

据社区工作人员李锦国介绍,开光路社区成立于2006年,有住户2010户、7500多人。社区陈书记说,刚开始,社区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尤其是位于36组氮肥厂附近的一段路路况很不好,每当汛期来临,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雨水就会流进住户家里,所以道路的修整和下水问题亟待解决。

“经过政府多个部门的帮助协调和社区员工长时间的努力,路和下水的问题都已解决。今年汛期,我们再也不用为附近132户居民担心了。”陈书记说道,“ 现在,我们社区建成了电子阅览室,便民QQ群来服务社区居民,居民们很喜欢来这里阅览电子书,之后我们还会努力给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谈到社区的贴心服务,居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李强

您说话

辖区有部分巷道没有安装路灯

本报讯(记者 蒋水清 实习生 薛予舒)7月23日,本报记者来到开光路社区,据社区陈书记反映,位于社区内氮肥厂家属院门口,也就是南环巷与瑞丰巷之间,有一条长约1200米、宽约4米的路段迟迟没有安装路灯,夜晚漆黑一片,附近的132户居民出行十分不便。

据了解,这一段路以前为沙土路,一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泞,根本无法行走,直到去年,才将路面硬化,铺为砖面路。由于路段长,路面较不平整,还有半坡等因素,居民在夜晚出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社区窦组长表示,这条道路为社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凡是从氮肥厂家属院到外面出行,全部都要经过这条路,平均一天要经过好几次。窦组长说:“ 除非有急事,不然一到天黑我就不出门了,晚上黑漆漆的,特别让人害怕。”窦组长13岁的女儿说:“冬天天黑的早,我一放学就要赶紧回家,生怕天黑下来。希望这条路能早日安上路灯。”

社区工作人员李锦国说:“ 我们辖区还有8条巷道都没有安装路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好建议

新闻报道一定要用事实说话

本报讯(记者 袁一娜)“咱榆林的都市生活报,可以多报道一些榆林市民的身边事,尤其是一些民生类新闻。”开光路社区工作人员李锦国边翻看近日的报纸边说:“报纸我经常看,内容还是挺丰富的,不过,既然是都市报,那就多开辟一些民生类版块,像‘社区360’、 近期的‘进社区版’这类就不错,也可以像其他报纸一样,在报纸中缝刊登一些便民信息,为市民提供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管是记者还是普通市民,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电脑、手机发布信息,网上的信息呈现及时化简短化,但部分信息难免有些片面。对此,市民马巧芳建议,新闻媒体作为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方当事人进行全面采访,对新闻信息要核实清楚,一定要实事求是,以免因采访不全或不准而对他人造成影响。“可能你的一次不全面的采访报道,就会对事件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技术越发达,消息发布越快,记者就越要注意采写信息的全面性。” 马巧芳说。

64岁老人独自照顾家里3个病人

本报讯(记者李强 实习生张媛媛)家住开光路榆天化家属院的艾军,从小癫痫缠身,8年前又因一场车祸导致下肢截肢,大脑受损,造成2级残废。衣食住行全靠他的老母亲来照顾。

“我今年64岁了,现在除了要照顾62岁的丈夫外,还要照顾儿子、儿媳和孙子。儿媳一直自理不了,也是2级残疾。”艾军的母亲张桂如告诉记者,“ 孙子今年7岁了,在上幼儿园,每年开学交学费的时候我特别发愁。家里除了每月200元低保外,没有其他收入。平时我都舍不得买蔬菜,偶尔去超市看见打折的莲花菜才会买一颗改善一下伙食。”

艾军的父亲患有膀胱癌,现在已经转移到了肺部。心脏病也非常严重,身体状况极为不好。记者了解到,这几年张桂如的身体也一直不好,患有腰间增生的她没有多余的钱来看病。她说,每次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孙子就鼓励我,不让我说丧气的话。每天孙子放学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是吃着父母买的零食回家,我的孙子看见从来不要。我知道他羡慕,但他常常安慰我说,奶奶我们没钱不能吃。街坊邻居都夸我的孙子特别懂事机灵,为了小孙子,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打扫巷道10年她是社区“卫生楷模”

本报讯(记者李强 实习生张媛媛)“我们社区的‘老毛’非常敬业,她是个老党员,在社区当了23年的居民组长,退休后主动要求打扫街道巷口,为我们社区增添了不少光彩。”开光路社区刘主任告诉记者。

“我这个人在家呆不住,想多为社会做点实事。”毛翠兰笑着说。她从社区组长退休以后,听说社区办事处要设卫生员,就主动报名参加了。“ 办事处设卫生员是从2003年1月开始的,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当卫生员,直到去年5月退休。”毛翠兰说。

“‘老毛'工作一直很敬业。如果社区有卫生检查,她就带动群众一起打扫。只要是她打扫的区域我们都很放心,不管什么时候去检查,连一张野广告也看不到,包括野草杂草她都会用小铲子一一除掉。她是我们社区的卫生楷模,曾多次获得该荣誉称号。”刘主任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丁珊]

标签:榆林晚报 记者 开光路社区 热线卡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