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党项史迹与陕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市召开


来源:横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8月3日至5日,由横山县政协、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和榆林学院政法学院共同承办的党项史迹与陕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市区召开。

8月3日至5日,由横山县政协、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和榆林学院政法学院共同承办的党项史迹与陕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市区召开。来自全国6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党项与陕北文化、陕北地区党项史迹的探讨、陕北地区党项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党项及西夏研究中的其他问题的探讨等四个研究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党项史迹与陕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党项族是唐宋时期活动于我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在陕北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与宋、辽、金鼎立的西夏王朝。其中今天的横山县一带是其在陕北的落脚点和根据地,盘踞这里近500年,因此横山在历史上被誉为党项人的第二故乡、西夏政权的发祥地,给这个地区的区域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李继迁的出生地古银州,闻名遐迩的神奇的李继迁寨,宋夏对峙的著名古战场永乐城、狄青塬、种鄂台,无不诉说着传奇的党项史......

横山县一带是党项族在陕北的落脚点和根据地

陈育宁,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从他的主题发言中,记者了解到,公元八世纪,党项部落的一部分陆续迁徙到今陕北一带,党项拓跋部逐渐聚集在夏州(今陕西靖边县与内蒙古乌审旗交界处)地区。公元883年(唐中和三年),唐僖宗以党项拓跋思恭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命其为夏州节度使,再次赐姓李,夏州地区获定难军称号,统辖银、夏、绥、宥四州,从此建立了夏州地方政权。

到宋太宗时期,任夏州蕃落使的李继迁强烈反对宋廷收夺党项拓跋的世袭领地,他为了聚集力量,等待时机,采用了“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作法,“伪称乳母死,出葬郊外,以兵甲置棺中,与其党数十人奔入蕃族地斤泽,距夏州东北三百里,出其祖彝兴像以示戎人,戎人皆拜泣......”李继迁以地斤泽为根据地,举起了反宋的大旗。从公元982年至1003年,历经20余年与宋的对抗夺地之战,重建夏州政权,攻占灵州,为以后李元昊的立国打下了基础。

榆林学院教授刘翠萍透过隋唐王朝民族政策的研究,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实施,既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新一轮的少数民族内迁浪潮,党项族正是在此时大量内迁进入陕北,且深入陕北腹地,奠定了宋夏对峙的地域与人口基础,使北宋无法利用长城天险进行阻断式防御。

建立西夏的党项拓跋部首领世系,是任何研究党项史、西夏史学者均十分重视的问题。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工作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伟洲在主题发言中说,自清代吴广成撰《西夏书事》以来,至今撰写及出版的党项史、西夏史或简史都有拓跋部首领世系的论述或附有世系表。其中,关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政权(1038年)之前拓跋氏首领世系,则因史籍记载的阙如而难以理清,多沿吴广成《西夏书事》的成说。

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陕西榆林和内蒙古乌审旗等地发现和出土一批唐至北宋初的党项拓跋氏贵族墓志及文物的公布,为我们修正和补充拓跋氏世系提供了最为珍贵的资料。其中榆林横山县韩岔镇《拓跋守寂墓志》的出土,结合有关文献资料,使唐代开元、天宝时兴盛起来的党项拓跋守寂一支前后世系传承清晰起来。《墓志》将守寂的远祖上溯到隋开皇八年(588年)附隋的党项首领、吐谷浑名王“拓拔木弥”,即《墓志》所云之“名王弥府君”。虽然,《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仅记木弥为吐谷浑之“名王”,因当时党项部落多为吐谷浑所控制,故此拓跋木弥当为党项拓跋部首领。

对于西夏时期的横山地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杜建录告诉记者,横山地区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从唐末到宋初,夏州李氏政权都以藩镇的名义统治着这一地区。西夏建立后,虽然把政治中心由横山地区迁到河套地区,定都兴庆府,但对横山地区仍相当重视。除保留原来的银夏绥宥四州八县外,又升石堡城为石州,在宥州之南设洪州,夏州之南设龙州。

横山地区对西夏极为重要,夏人恃以为生,宋人称其为西夏“右臂”。杜建录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政治上看,夏州李氏政权向西扩张前,横山地区的夏州一直是政治中心之所在;第二,从经济上看,横山地区是西夏著名的半农半牧区,盛产盐铁,系西夏的经济命脉;第三,从军事上看,一方面横山羌勇悍善战,元昊曾靠这支军队屡败宋军,西夏“苦战倚山讹”;第四,从战略地位上看,横山之地直接关系到西夏能否立国,并且日渐强大。简言之,宋夏两国谁占领横山,谁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张安琪]

标签:文化 陕北 研讨会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