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学生树立“善良梦” 半年做善事60万件
2013年07月10日 15:03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注重在工作思路上求新,在内容形式上求活,在活动实践上求实;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弘扬志愿精神、提高城乡居民素质为目标,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颇具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发展。
帮助他人已成每天的乐趣
2013年7月8日,记者来到了星元小学,正逢下午上课之前,采访了几位学生。五年级李映萱同学说,日行一善活动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自从活动开展以来经常帮家里人取牛奶、取报纸、帮邻居老奶奶搬东西、帮同学值日、过马路看见废纸也会随手捡起来。
四年级的王雅妮同学说,她会帮父母做饭、打扫卫生、撕路边栏杆上的野广告、给灾区小朋友捐钱、也会买菜。
六年级的几个同学说,虽然他们很快就要毕业了,马上离开母校,但是对于“日行一善”他们会一直坚持去做,因为会让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同学与同学之间更懂帮助
学校大队指导员慕亚丽告诉记者,很多老师反映说,“日行一善”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善心、善言、善行。最明显的是同学与同学之间更懂得互相帮助,课间也很少有打架、大声喧哗的现象。
而家长们更是好评如潮,向学校反馈说孩子比原来更懂事,开始帮父母做家务、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放学后学校的作业也不用家长督促,培养了孩子的生活学习自立能力,让孩子拥有了一颗博爱善良的心,使孩子能够快速成长,准确明辨是非。
最终实现“行善一生”
学校郭有凯校长欣慰地说,通过“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行善一生”。引导学生“修身、修心”,让学生“毋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懂得知善、行善、扬善,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让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弘扬。
目前在全面推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常态化的同时,下学期这所学校将会进一步推行“日悔一过”、“日纠一错”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道风景线
据了解,榆林市星元小学仅是一个缩影,从去年起,榆林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榆林市创文办精心策划,组织市、县区各“窗口”行业和创文各责任单位,在城区中心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榆林市“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幸福榆林”启动仪式。榆林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胡志强和市长、市文明委第一副主任陆治原亲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向市民发放文明城市宣传手册,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目前,榆林市已经拥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0多个,在册志愿者3.6万人,8%的城乡居民就近加入了志愿服务组织,10余万群众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益。志愿服务已成为榆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