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惠:情系“第二故乡”
2013年11月15日 13:53
来源:榆林日报
张兴惠与龙城峁村群众在一起。(资料照片) 打开横山县赵石畔镇杜羊圈村的人物志,关于被称作“第二故乡的杜羊圈人”张兴惠的记载,令人感动。 199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在横山县挂职的负责同志发现横山及
张兴惠与龙城峁村群众在一起。(资料照片)
打开横山县赵石畔镇杜羊圈村的人物志,关于被称作“第二故乡的杜羊圈人”张兴惠的记载,令人感动。
199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在横山县挂职的负责同志发现横山及周边地区脉管炎和栓塞性血管病患者较多,于是将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张兴惠发明的治疗脉管炎和栓塞性血管病不截肢能治愈的新方法引进横山。20年来,张兴惠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带领医务人员到榆林义诊,为陕北老区人民做贡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白求恩精神奖”,济宁市委、市政府为他记二等功一次,省民政厅、省慈善协会、省文明委授予他“三秦慈善奖”“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横山县赵石畔镇杜羊圈村龙城峁村小组——张兴惠扶持的地方。过去的龙城峁村“七沟十八峁,无树又无草。野兔饿跑了,山鸡飞走了”。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界处,这里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旱之年吃饭难,吃水更难,村民每天起早贪黑,拉着毛驴上坡下洼走上2里路到东石坎沟里担水,一个来回就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全村108口人,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元。
1997年,张兴惠在农村义诊中,看到龙城峁村的贫困状况后,决定把这个村作为他的扶贫点。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张兴惠和村干部们早出晚归,制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截留水”计划。他们在无定河的一条小支流上打坝拦水,把雨季时的河水拦在坝里,架上高压线, 建起三级抽水站,修了1500多米长的防渗水渠。当年,龙城峁村人均分到一亩水浇地,玉米亩产上千斤,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接着张兴惠又拿出16万元, 在村子最高的地方建起容量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给每户打了一个可蓄60立方米的集雨窖和80立方米的硬化池,让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结束了龙城峁村世世代代用毛驴驮水的历史。
为了让龙城峁村人尽快富裕起来,张兴惠又给各户修了羊圈,并投资为每户村民购买了10多只优质白绒山羊,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可平均增加收入5000多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纷纷自觉扩大饲养规模,现在龙城峁村人均养羊达到17只。同时,张兴惠还给村民赠送了两台推土机,推平了450多亩沙丘,平整水浇地300多亩,人均达到2亩多。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他还给村民教会了“输液植树法”,在4000余亩荒山、沙丘上种起红柳、柠条、紫穗槐、沙打旺等,全村林草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
乡亲们富起来后,张兴惠又想到了文化和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他投资改造了村小学校,修通了2公里通往邻近村小组的道路,方便孩子们上学。2011年,他又一次到龙城峁,出资4万元帮助每家建起了沼气池,解决了村民做饭、取暖的燃料问题。
近几年,龙城峁村人均年产粮3000多斤,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5000元。现在的龙城峁村家家有彩电、摩托车、手机,个别户还购买了家用汽车。村民们富了,谁也没有忘了张兴惠。他们自发地在村口为张兴惠立了功德碑:“千里送真情,功德万世颂。”
“张院长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资金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一种新思想、新观念,为我们看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龙城峁村小组组长张玉宏动情地说。2008年,杜羊圈村修志的时候,把张兴惠写进人物志,将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杜羊圈人”。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