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代民歌代表人物马保信
2013年11月19日 13:32
来源:榆林新闻网
马保信,陕西绥德县名州镇邓家楼村人,1988年毕业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就职于绥德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马保信,著名陕北音乐人,陕西绥德县名州镇邓家楼村人,1988年毕业于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就职于绥德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
黄土情草根梦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歌,但我们却无法将它传达出来。这应该就是普通人与歌者的区别。当我们面对一个歌者,一个把心灵、情感用词曲向世界呈现的人,我们总想找到他歌唱的源头,找到他出发时的圆点。马保信的父辈们闹着秧歌唱着民歌生活着、奋斗着,用内心的坚强挑战着生活的艰苦,所以粗犷豪放、苍凉悲壮的信天游,逢年过节的大秧歌,不经意中融化在他的血液里、心灵里,激发了他对生活和民间艺术的挚爱。无定河流域是陕北文化的中心,马保信是喝无定河水长大,是地地道道的绥德汉。他体格健壮,相貌堂堂,气壮血旺,仗义大方。爷爷是前村里后出了名的闹秧歌负责人。父亲也会多种乐器,是邓家楼村里乐队的成员之一。特别是他丰富经历的历炼和家教以及从小听着陕北民歌长大的熏陶、耳濡目染,造就了马保信宁静儒雅、内涵丰富、举止沉稳、开朗豁达的学仕风度和人格魅力。马保信的歌曲注重美感,风格典雅,讲究意境,手法大气,完全是他个性的必然反映。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马保信向我诉说了他苦难的童年和坎坷的人生之路。“其实,在绥德师范上学时,我才真正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由于酷爱,我学会了钢琴、二胡等十几种乐器。1988年绥德师范毕业后,我经常背着熟人跟随鼓乐队上山下洼办红白喜事,不知跑了陕北大大小小几百个村子,我还在歌舞厅里演奏电子琴。”后来,县里要他参与《绥德文库·民歌卷》的编纂工作,他经过与所在单位的协调,投入到了民歌卷的编纂工作中,并担任副主编。他说,编纂《绥德文库·民歌卷》给了他很好的学习机会,为他今后搞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特别感谢当时的县委书记。《绥德文库·民歌卷》的编纂结束后,他就开始编《中国陕北民歌经典》,这本书里囊括了新编的陕北名歌,详细介绍了一些出名的和一些默默为陕北民歌做了很多贡献的人物。他说,这些经历给了他无穷的音乐灵感和音乐元素。马保信自学过世界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由于他的记忆力好,西安音乐学院一位老师无意中考他,他竟然说出了欧洲54位音乐家生于那一年去世于那一年。听音乐是马保信日常生活里的重要内容,古典的、现代的、美声的、民族的、通俗的、原生态的,无所不包。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了大量学生。由于他母亲多病,家境贫寒,经历坎坷的他塑造了自信、坚毅、果敢的性格。马保信说,在他小时候,一直喜欢唱戏、闹秧歌,最大的愿望是给唱戏的乐队拉板胡,后来上了小学,但是学习成绩并不好。班里33个学生,马保信常是倒数第3名,后来在小学升初中考试时没考上,本来学习成绩不大好的他已经不再打算读书了,打算学唱戏去。那天正好邻村里放电影,全村的孩子们都看电影去了,马保信跟着也一起去了。走到半路上,听见他们村里一些人议论说:“马礼年家的那两个儿,长大以后都不是个日眼的(不成器的意思)”。听到这句话后,马保信心里“咯噔”一下,电影也没心思看,直接就回家去了。那天晚上,马保信一夜没睡,面对社会上他人的凌辱,他思来想去,为什么自家人被人瞧不起,他立志要做个样让别人另眼相看。决心已定,第二天天刚亮,马保信走到小学校长的办公室,说要继续复读六年级,从考初中,好好上学,这让校长感到惊讶。由于基础差,复读当中的马保信为了补上“亏空”,抽空就看书,仅一年时间语文数学就考了全校第一,成了全年级第一名。上初中以后,他不仅身体瘦弱而且患有严重"口吃"病,说话结结巴巴,遭到人们的嘲笑和鄙视,为此,他暗下决心,一年之内不和别人拉话,把自己装成哑巴。背后他却苦下功夫,背诵课文,一定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口吃"病彻底好了,说话口齿十分流利。一年闭口,这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马保信来说,他竟然做到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超呼常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这期间十八岁的马保信头发苍白,记者在采访他时听他所说“当时3根头发里基本就有两根是白的,他在他们村碰上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教授马援,按照马援的药方,一年后的马保信竟然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了”。这让老师、同学、家长都感到震惊。我们也想象的来,当年的马保信是何等的苦熬苦战来改变社会对他的看法,重塑自己的形象。经过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湛江气象学校电子专业,后因家贫,没有路费,竟没能去就读。只好进入绥德师范学校,进入绥师之后,他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并学会了钢琴、二胡等十几种乐器。三年如一日,马保信也一如既往地坚持长跑锻炼身体,健壮的身体,丰硕的学识为马保信以后从事文化工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只要是好听的音乐我都喜欢,音乐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马保信称自己是铁杆乐迷。马保信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告诉记者:“音乐的定义像阳光,给人以温暖和慰籍;音乐像雨露,给人以滋养;音乐是真善美,用来鼓舞人、打动人、引导人,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像灯塔和火炬,引导人们生活的方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马保信认为一个作曲家要做到“四个三”。第一个是三真:真诚、真情、真实。真诚就是对生活怀有一个真诚的态度,真情是呈现给观众的作品要有真情实感,真实是作曲家要脚踏实地反映所处时代人们所关心、关注的真实情感。第二个是三有:作曲家要努力做到三个有,就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博爱的心、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作曲家要做到三个学:经常到各地采风,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向传统、古曲、现代流行音乐学习,向世界音乐文明学习,打开视野让心胸宽广。第四个是三个要:要永远用心灵歌唱,只有用心灵歌唱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观众,只有用心灵歌唱才能引起共鸣,只有用心灵歌唱时代的心声才能感动人,作曲家还要做到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创新跟随时代。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