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记榆林市飞播治沙元勋漆建忠


来源:榆林日报

榆林人民在与黄沙对抗几十年后,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1974年,漆建忠参与《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试验》项目,在该项目上,漆建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8年,榆林飞播治沙造林正式在毛乌素沙地投入生产。

榆林人民在与黄沙对抗几十年后,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一生致力于治沙研究的漆建忠功不可没。

漆建忠出生在甘肃省武山县滩歌乡的一户农民家庭,靠助学金完成了中学到大学的学业。毕业后一颗感恩祖国的心化为为事业奋斗的信念,1964年28岁的他来到黄沙漫漫的榆林筹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从此便扎根榆林从未离开过。

漆建忠身上有许多荣誉: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论文《飞播治沙》获科学大会奖;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林业科技贡献”奖。漆建忠是一个不太爱接受采访的人,他说:“我仅做了我作为科技人员应该做的工作,但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朴实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科研人甘于奉献又淡泊名利的精神。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一位致力于治沙研究的科研人不平凡的事迹。

1965年,漆建忠负责《长城沿线风沙区综合治理样板》项目。该项目的样板区设在牛家梁农场所属海流滩分场和薛家庙滩国营分场。当时他们17人的科技组背着铺盖下农村蹲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候群众的生活很艰辛,主要食物就是糠,吃不惯漆建忠就一口糠一口汤地硬往下冲。在工作中,当地的农民觉得在沙地种草是“瞎想法”,漆建忠就自己赶上牛架上犁去种,劳动量大又吃不好,晕倒了被群众拉到树下,歇歇便又起来继续干。艰辛的付出换来可喜的结果,科技组种植的沙打旺当年就长了10—17厘米高,第二年长到1米高。

20多亩的沙打旺不仅解决了生产队牲畜的冬草饲料,还供给了内蒙古当做53头牛的度荒饲草。在此基础上,漆建忠又带领科技组成员通过在农业上引进良种、林业上建造防护林、水利上拉沙造田等方式,在1967年基本解决了样板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总结出了“障蔽造林”“前挡后拉”“开壕栽柳”等治沙经验。

1974年,漆建忠参与《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试验》项目,在该项目上,漆建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飞播区设置在偏远的沙漠腹地,为了掌握飞播作业技术,飞播期间漆建忠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赶在飞机6点在机场起飞时必须到达播区,他们在两个半小时内要穿越20里的沙漠,最多时达到35里。沙地温差很大,早上温度只有3—5摄氏度,中午达二三十摄氏度,他们经常是早穿皮袄午穿纱,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凉水。除此以外,漆建忠还时常在大风天爬在沙面测定种子移动和风蚀沙埋过程。

经过8年的艰辛,飞播的保存面积率达到了54.4%。专家评议该项目时指出,该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我国飞播史上是少有的,在国外尚未见到有关报道,为我国的飞播治沙谱写了新的篇章,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8年的飞播治沙试验结束后,又进行了5年的中间试验,使飞播保存面积率达到了78%。

1988年,榆林飞播治沙造林正式在毛乌素沙地投入生产。漆建忠在飞播作业结束后继续负责相关观测和管理。有一次飞播区发生古毒蛾危害,他带领工人在沙地来回奔走给幼苗喷药,经过20多天的努力飞播幼苗保住了,可漆建忠也中度中毒了。可以说,正是因为漆建忠他们这些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榆林周边沙地灌草丛生的景象。

其后,漆建忠又主持了很多毛乌素沙地的科技攻关专题和治沙项目建设,主要有《毛乌素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治理技术与示范》《甘草飞播试验》《陕北风沙区成熟飞播灌丛林地放牧利用与研究》等。他参加的《飞播种子ABT生根粉处理技术及成效研究》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的《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1976年到2000年,漆建忠在国内外11种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有5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发给证书,主编的《中国飞播治沙》一书被评为世界飞播治沙史上的第一部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飞播治沙史上的一部珍贵科研资料。

2000年,再也跑不动沙地的漆建忠正式退休,当年他64岁。从1974年到2000年,在他从事治沙事业的27年中,共主持大小科研、推广课题42项。

柳宗元在《闻黄鹂》中写道:“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梓”在东汉时期便开始记载为故乡之意,漆建忠心中的桑梓地便是他一生奉献的这片榆林大漠。他功在桑梓,令人敬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遗霞]

标签:漆建忠 飞播治沙 1986年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