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瑞霞,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晋高氏内科学术流派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倡导医者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乃成苍生大医,可见医道在于仁。
而广为流传的“医者仁心”也是从中医讲起的,正所谓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
本期《医者仁心》对话的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裴瑞霞就是秉承“让患者满意”这一宗旨,在从医30余年中始终恪守初心,默默奉献。
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裴瑞霞接受凤凰网陕西专访
作为秦晋高氏内科学术流派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裴瑞霞不仅是在医术上遵循通过“和解、调和”的手段来进行治疗,更在对待从医以及对患者“平和”的态度上。
“为医者,仁心是必须的!”当听到“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时候,裴瑞霞的想法脱口而出。“其实医生的仁心和普通人的善心是一样的,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我们从高老先生那学到的不仅仅是从医的思想,更有耳濡目染的待人接物之道。”
在她看来,走进医院的人都是身体不舒服的,有的还是经济上比较困难的,首先就会不由的产生同情之心和怜悯之心,会有非常强烈地想要帮助他们的意愿,所以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病情控制住就成了裴瑞霞的首要任务。
“沟通真的是太重要了!”对于每次门诊接待量严重饱和甚至超负荷的裴瑞霞来说,每次问诊保证与患者的充分沟通是她最看重的。这也是她多年来积攒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每次门诊的一百多个号已经成了常态,下午两点开始的门诊看到晚上八九点才下班也是常有的事。
“只要沟通好,说清楚,没有病人是不讲道理的。”裴瑞霞认为,患者来找自己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尤其是慕名而来的,有的还是远道而来,所以不仅要让患者对于病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每个来找裴主任看病的患者来说,最大的收获除了健康更是一份安心,因为不仅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还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不仅能知道开了什么药,更能知道药对病症的疗效到底会怎么样。
之前有这样一个病人,长了个脑瘤,当时情况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慢慢变得失眠焦虑,吃不下饭,人也瘦了不少,了解到情况后,裴瑞霞就耐心开导,把病人目前能解决的问题讲清楚,通过中药把身体调理好,哪怕有一天需要手术,那也能有个好的体质。目前该患者的情绪、睡眠、饮食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这也印证了裴瑞霞说的“有时候解开了心症,才能更有利于身体上的病症治疗。”
裴瑞霞主任看望病人
“看病不一定需要贵的药,只要对症见疗效就是好药!”师从高上林的裴瑞霞说道,“这不仅是对秦晋高氏内科学术流派的传承,更是对患者和国家的负责。”裴瑞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在为患者诊病开药时从不猎奇,只开常见的普通中草药,这些方子虽然价格低廉但是疗效显著。
“我花了那么多钱都没有治好,你开的这药这么便宜,能治病吗?”这样的患者裴瑞霞门诊常会遇到。在她的眼中,好医生一定要有医德,要有仁心仁术,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便宜且疗效好的药能治疗疾病,为什么还要用贵的药?作为一名有良心的医生,应该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
更有甚者,病人拿着7服药上千块的方子来找裴主任,却让不到百元的药见了疗效。面对病人的质疑,裴瑞霞也总能笑着化解,“既然贵的都没见效,不如试试我开的药,便宜的能治好那不是更好嘛。”
神农尝百草,黄帝作《内经》,开启了中国中医药历史,也使陕西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医药史上,陕西长期成为全国医学中心。
身处陕西良好的中医药氛围,裴瑞霞也很庆幸自己的从医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吸取了高上林老先生的宝贵经验,而她作为传承人必须要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中医为主,用中医药方法解决病人的问题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对于现代医学知识,我们是不断学习、灵活运用的态度。”裴瑞霞说。
作为高老学术经验的传承人,裴瑞霞根据高老的学术思想,带领内分泌科医护团队,结合消渴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特点,提出了辨证、识病、治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和糖尿病“四联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和院内特色制剂治疗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科室这几年做的关于糖尿病、痛风、更年期综合征等课题研究,其中有几项已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奖。
对待科室的年轻医生,裴瑞霞的要求一样严格,除了医术上的,更多的是为人上的,“守本”成了她对下一辈的最大要求,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她最大的期望,因为“正”是中医的根,也是流派的思想,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疗效才是“硬”的根本。
为缓解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凤凰网陕西在健康频道持续打造凤凰医疗类暖新闻。深度挖掘医患间充满正能量、暖人心扉的故事,宣传医患关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