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榆林城墙里的“穴居族”


来源:陕西日报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祖辈、父辈由于生活的窘迫,选择在榆林卫城东城墙和北城墙的墙体上挖穴而居。尽管这些城墙“穴居族”的生活条件并不好,然而,这厚重城墙里的简单生活,依然让数百户人家生存、繁衍、坚守、留恋。

卫城城墙里的“穴居族”

“具体什么时候住进来就记不清了,反正老人手上就住进来了,我们就是在这窑洞里长大的,这窑洞已经住了两三代人了。”今年已经59岁的赵三才说。据这些城墙里的住户回忆,大约在抗战前后和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就选择了挖穴居住在城墙里,有的还可能更早。

同样住在榆林东城墙里的李月英老人一家,则是在1978年左右住进城墙的,当时要修二街,就是现在的新建路,修路的时候就搬过来了。“当时城墙上也有洞,再往里一挖,拓宽一下,大致成型就住上来了,要不没有地方住。”她家的窑洞看起来明显有些破旧,不仅前面的窗户小,在窑洞的后面顶子处,还要用一根木头支撑。

提起榆林城墙的建成时间,则要追溯到更早的明朝成化年间。记者从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了解到,榆林是明代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设榆林卫,筑卫城,后来出于军事需要,城池又进行了三次拓展,即榆林建城历史上著名的“榆阳三拓”,至清同治年间,榆林卫城的城池规模大体确定,榆林城墙保留至今的大体就是那时的范围。根据古城文管所对古城墙的测量数据显示,榆林城墙周长共6789米,其中东墙长2468米,南城墙长963米,西城墙长2230米,北城墙长1128米,现保留较完整的墙体有5455米,拆毁的有1334米。而住在榆林卫城城墙窑洞里的家户,主要分布在东城墙和北城墙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墙里和城墙墙体上居住的居民有42个单位、506个住户。”榆林市古城文物管理所所长张飞荣介绍说。

简朴的“穴居”生活

这些住在城墙窑洞里的人们生活境况如何?记者连日来近距离走访了这些城墙里的住户们。

虽然已经到了夏天,住在榆林卫城东城墙东山70号的女主人还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棉裤,“上年纪了,一整天呆在窑洞里还是有点冷,不穿厚点不行,如果出门再换上薄一点的衣服。”聊天之间,这位不愿透露自己名字的大妈已熟练地将灶火点着,“虽然出门就能看到别人家都用着天然气,可咱在城墙里住着,都说着修城墙要搬出去,也就没寻思着安装天然气,现在做饭就烧木柴和无烟煤。”

住在北城墙钟楼山72号、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王玉兰老人则是租别人的窑洞住着:“住下已经十几年了,窑洞里没有自来水,做饭还得跑到对面邻居家里提水,烧火则是自己从乡下老家拿柴上来,再买上些炭,也能将就着过日子。”

尽管居住在榆林整个城市比较核心的地带,然而这些城墙窑洞里的住户家里的摆设却极为简朴,一盘经典的土炕,连一个灶台,墙角两三个水缸,另一边放一两只衣柜,年代久远的木箱子上搁一台电视机,走进大多的窑洞,主人家拥有的财富让人一目了然,相似的居住环境无一例外地表露着清苦。

“这些住户群体,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当时生活没办法的人,在城墙上挖个洞洞,安家落户,居住生存。”张飞荣说。尽管也有一部分条件好的人已经搬离了窑洞,但窑洞照旧留着出租给别人,还有更多的“城墙穴居族”依然盘踞在这小小的窑洞里。

说起这住进城墙的年月,李月英老人肚子里的苦水就多了:“那个时候日子过得清苦,当时要修二街,我们第一批从二街搬上来,城墙上原来就有小洞,拓宽一下,就住过来了,要不然没地方住呀。”李月英的丈夫是个木匠,李月英自己也当过小工,扫过大街。“那个时候还是市民户口,早先还在合作社,算是比较正式的。后来合作社就解散了,就要自己出去谋生,家境一直不好,没什么收入。也就是1980年左右吧,那个时候外边一个窑基地5元钱,当时思想没放开,没有到外边买点地,也没有发展出去,心里想着还有3孔窑洞,谁想这后面还可能面临着要搬出去的境地。”

相比而言,住在城墙根下的佘保成老人一家日子过得相对富足和清闲,今年72岁的佘保成老人1998年就从榆林挂面厂退休了,他的家虽然也是窑洞,但很早就安上了天然气、自来水,而且还办到了土地证和房产证。开朗大方的佘大爷还蛮有兴致地拉起了二胡。

相关新闻:

标签:城墙 穴居族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