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贾平凹近日在京接受专访:事多,会多,还要写东西


来源:陕西文化产业网

贾平凹近日在京接受专访:事多,会多,还要写东西 贾平凹至今还有很强的写作欲望。他认为首先要写得像,然后要写得真,写出人和人之间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气息。要写得真,就要投入感情;要真地了解这个社会,就要

文学解决不了

社会危机

记者:在文学里,现实是你关切人物的场景,或者现实社会本身就是你的主角?

贾平凹: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作家的责任。但这个责任不是说你自己想到的,而是他命中有一种责任。

拿我来讲,为什么我就不喜欢写历史上的东西,而是写现在的东西?这或许是小时候我的出身、环境,决定了我关心周围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后面越进入这个领域,越爱琢磨这些事情,中国社会的走向我是关注、关心的。

举个例子,邓小平去世前后,我每天早晨起来就害怕今天国家发生什么事情,赶紧看新闻,有一种恐慌。中国比较政治化,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影响你,比如上学、房子,所以你不得不政治化,这是我觉得中国特有的一个现象。政治直接影响每个人,所以中国人爱关心这个。

记者:今天,你觉得文学还能做什么呢?

贾平凹:确实是个比较难回答的事情,还挺难比喻,文学起码消失不了吧。

它失去了好多原来的功能,媒体发达后,它失去了新闻功能;大家不愿意去看,你在那里讲话也没人听你的,所以也称不上能起教化作用。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进入一个,在中国可以作为一个庙堂一样,修行的地方。一部分人觉得要心里安静,或想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或者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时,就跑去看一看文学。文学就好像馆藏一样,已经不出现在街头了,就像庙堂、佛堂或者说茶室一样,可以去坐一坐、静一静,慢慢变成一个很小的一部分。

文学解决不了社会危机,没办法给社会开药方,作家只能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关注以后,路该怎么走,危机要怎么解决,由有识之士来解决。

任何条件下

都可以梦想

记者:你还有没实现的梦想?

贾平凹:人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可以梦想,但梦要做得大,做得圆满,必须有社会环境的配合。要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大家的梦想才能自由发展,才能有做梦的空间、实现梦想的空间。

这个时代的中国,在我有限的生命经历中,相对来说是最好的时候。起码大家还在怀着个人的抱负和梦想,不断地实现自己、追求创造。户口并没有把你限制到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部门,你愿意干就干,只要有才华就能发挥。

如果你在一个软弱、黑暗、不自在的社会环境里,虽然每个人都有梦,但梦都做得很小、很现实,人的胆量很快就会小,活得很卑微,就不会有生命的前途和希望的。

记者: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贾平凹:作为一个人来讲,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越来越好,故乡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繁华,一切东西都好,人过得很幸福、很安静。谁都不希望灾难、战争。

在某种程度上,文学是枪杆子性质的东西,它和整个社会现实还有些摩擦,有些碰撞,会遭遇到不顺。作家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唤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会能更美好一点。在这样的大愿望之下,文学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孙祎]

标签:贾平凹 东西 接受 写东西 专访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