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商洛老宅牌匾拆迁中面世 曾当床板使用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千疮百孔的老宅,一块块牌匾,浓缩着商洛屈家祖上的辉煌和一个家族百年的兴衰。岁月蹉跎,当这座老农宅,特别是周边低矮的土房不再适应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而需要拆迁时,如何为这些承载着文化传承魅力的牌匾找到好的归宿,让他们的主人颇费思量。

屈家后代将藏匿在老宅子里的牌匾抬出来

千疮百孔的老宅,一块块牌匾,浓缩着商洛屈家祖上的辉煌和一个家族百年的兴衰。岁月蹉跎,当这座老农宅,特别是周边低矮的土房不再适应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而需要拆迁时,如何为这些承载着文化传承魅力的牌匾找到好的归宿,让他们的主人颇费思量。

被“淹没”的两座老房子

商洛市西街,是一条老街道,街道两边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盖起来的土房子。眼下,这里正值拆迁,整个街道显得零乱不堪。在街口打听“屈家老宅”,穿过一个小店面,往里走,通过窄小的通道,来到了一处有着明清风格的老房面前。距其约20米远处,同样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两栋房子被周边小房子拥挤着。

仍住在老院子里59岁的屈载田说,老宅共有三大处,虽然破旧,但都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基本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后人居住比较紧张,加盖了小房子。

两块牌匾正当床板用

屈家后代,60岁的屈均清楚记得,他十几岁时,老宅子门上挂着各种式样的牌匾,“文革”期间,家人把能看到的牌匾堆起来一把大火给烧了。小辈们根本不知道还有牌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屈家后代们在改造房子时,无意间在加固的墙上、阁楼上,发现了很多块记录祖上重大事件的牌匾,他们悄悄地收了起来。这些牌匾中,有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也有民国期间的,共十几块牌匾。

屈均说,如果不是这些老宅面临拆迁,也不会把这些宝贝显露出来。屈载田则说,他还有两块牌匾现在正当床板用,大小正合适,而且还有被子保护着。

老物件是文化的见证

屈载田手上一份上报相关部门的资料称,据商州文史资料记载,屈氏家族原居住商州北乡,腰市上集北街村。于清乾隆47年(公元1782年)迁徙至板桥大桃岔,居数年。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以兄弟四人为基础的四大旺门,咸丰、同治年间,置得附廓良田百余亩,构建西街罗安巷至柳巷子之间,房产多处。经营当铺、钱庄、粮台、药铺、京广杂货以及骡马店等生意。发迹之后大兴土木、整修庭院、开办私塾、修建习武操场,文武皆修。

斯人早已远去,曾高悬门庭,受人昂首的牌匾,如今任由屈家后代处置,有的烧毁,有的当作菜板、床板,有的在各狭窄的小房子里搬来搬去。屈均说,近期很多人向他收购这些牌匾,被他们拒绝了,兄弟们则打算平分保留。

屈家人说,祖上留下来的老宅子、老牌匾,既是屈家后代们的财富,更是社会的共享的财富和一份文化的传承,在这些老物件越来越少的今天,这些牌匾需要一个好的归宿。

本报记者 魏光敬 文/图

标签:商洛 老宅 牌匾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