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个咸阳老政协委员眼中的榆林:走进榆林


来源:榆林日报

走进榆林 登临榆林镇北台, 万里长城尽收来。 遥望塞北大沙漠, 烽烟滚滚冲天外。 回首千古沧桑史, 刀光剑影数千载。 光阴逝去如烟云, 多少忠骨何处埋? 这是我上一世纪末,大概是公元1995年春,专

明代嘉靖年间,巡抚王遴《登北楼赠副戎张将军》诗赞曰:“孤城绝塞敞高楼,漠漠风沙槛外浮。遗恨朔方失故土,空临秦卒赋同仇。飘飘雪片凌春色,处处笳声馆客愁。才调如君今定远,储看谈笑取封侯”。清代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一诗中这样写到:“关门直向大漠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

我这次重游了榆林镇北台,不禁也写下了几句诗:“有幸重登镇北台,面目一新喜开怀。不见当年大沙漠,但见碧海天上来!”在榆林市镇北台不远处,有处“钟在庙内,声在庙外”的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人称红石峡。红石峡集建筑、庙宇于一体,自然天成,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著名教育家、美术家王森然先生手书“红石峡”三个大字,高悬“天门”,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烂夺目,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看。红石峡深藏在奇山秀水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凿崖造室,内塑慈佛。日渐形成规模,成为榆林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终未逃脱明、清、民国天灾人祸的劫难,不少石雕、泥塑、石刻及亭台楼阁遭到严重的破坏。后经榆林市政府多次抢救和修缮,才得以恢复昔日的原貌和风彩。红石峡现存的明代石窟庙殿主要有:圣母殿、大雄殿、小须弥殿、观音殿、圆觉殿、慈任殿、元沁殿等。这些庙殿全都分布在红石峡东边的悬崖峭壁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有的庙窟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上可通至红石峡“天门”,登上红石峡顶峰。下可回穿红石峡璧底之溪流。特别是峭壁底层的三窟庙殿里,有一条古水渠穿越庙窟后,从长约一百米的石窟暗洞突然消失,为红石峡增添了令人惊叹不已的神秘色彩。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镇总兵陈辉年过四旬无子,心急如焚,只好在那年三月十六这一天,陈总兵带领众妻妾来到圣母殿,向圣母跪拜求子。并立下了一座“求嗣碑”。果然神灵保佑。第二年,真的喜得贵子。这里香火一下子便兴旺起来了。从此,每年的三月十六便成了红山寺,即红石峡一年一度庙会的日子了。

其实,红石峡不但是榆林市一个风格独特的旅游胜景之地,更是黄土农耕文化和蒙古游牧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的典型。而红石峡里展现的大量石刻、石雕,正是这种地域文化的印证和诠释。1995年贺菊芳女士出版了一本有关红石峡的书,名叫《红石峡摩崖石刻》。1996年,霍世春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榆林名胜丛书《红石峡》。为榆林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榆林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也使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关中朋友肃然起敬!

红石峡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旅游圣地,更是一种厚重而深刻的地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我想,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书,无疑将是一座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我曾经去过红石峡一次。但那一次不过是走马观花罢了,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而这一次是专门去红石峡采风,所以观赏得就比较仔细了。红石峡留在我记忆之中的,除了那风景秀丽、令人忘返的景色外,更是那历经沧桑、饱尝战火和风化的摧残,依然幸存下来的那些石窟、石雕和石刻。那是一笔用金钱买不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榆林人民极为珍贵的书法艺术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啊!

红石峡留下了数不清的石刻和石雕。其中有:“省雄方障”、“别开生面”、“磐石千秋”、“榆关雄峙”、“河山千古”、“振河不泄”、“开天异境”、“蓬莱仙岛”、“慧日普照”、“大漠金汤”、“力挽狂澜”、“山河巩固”、“地接秦封”、“威震九边”、“汉蒙一家”、“流沙蓬岛”、“还我河山”、“天外奇峰”……。这些不朽的石刻和石雕,无不记载着榆林的历史文化传承,更是一笔榆林人民的书法艺术瑰宝。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华民国二年十月,陕北观察使崔云松偕榆林知县毓寅等题写的“蒙汉一家”、民国三十年冬月抗日爱国名将马占山将军题写的“还我河山”,以及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丁级学生公渤于中华民国十三年四月题写的“力挽狂澜”等三幅石刻。“蒙汉一家”题字用笔沉着,气势端庄,体貌秀美,是近代优秀的一副楷书书法佳品,又是一曲祖国多民族团结统一的颂歌!马占山将军题的“还我河山”一碑,楷体阴文,运笔有力,且为马占山亲笔所写。马占山是国民党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兼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曾率部在黑龙江省泰来、江桥等地抗击日军侵略。“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马占山驻哈拉寨, 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林办事处。1941年冬,他同邓宝珊去红石峡赴朱绶光宴请时,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毅然挥笔题写下了“还我河山”几个气吞山河的大字。表达了一位爱国军人不甘亡国、誓死抗击日寇,渴望祖国统一的雄心壮志。“还我河山”四个字,为后世留下了悲壮的一页。同时,也为千秋万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力挽狂澜”是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李子洲,及王森然、魏野畴在榆林中学任教期间,由李子洲提议,全班同学一致通过,校长杜斌丞推荐,崔焕九书写的。号召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立志做一名挽救中华名族的中流砥柱。今天的榆林市子洲县,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为陕北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功勋的李子洲先生而专门设立的。不用说,李子洲先生将永远活在陕北人民和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曾经为李子洲先生亲笔题词:“陕北共产党奠基人”。

榆林老城,人称“小北京”。其实,这个“小北京”并非指如今高楼大厦的北京,而是指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的老北京。凡是亲自到过榆林,亲眼目睹了榆林老城的人,无不为榆林老城的成功保护而拍手叫好。仅从这一点说,榆林的人民,就是伟大的人民,值得尊敬的人民。我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历经多少次战火的洗礼,经过多少次无情的灾难,在这贫穷落后的塞北,还有一个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如果说人们一提起西安城墙,自然就会想起习仲勋、梁思成、赵寿山、韩骥、武伯纶、张景沸、马文瑞、良卿法师等的话。那么,看见保护如此完好的榆林古城,我们又该想起谁呢?

据史料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明王朝为抗御蒙古鞑靼部落的南侵,特令驻守绥德延绥镇都督王祯,在隋代古长城遗址处的榆林庄开始修筑榆林城堡。这可能就是榆林城名字的真正来历吧!清代,榆林城曾多次进行了修缮。同治六年(1867)、光绪元年(1875)、 光绪十年(1884)、光绪二十年(1894)等先后四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加固,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都保持了传统数百年的历史风貌。一个鲜明的明、清风格,又融合了少数民族元素的榆林城,历经沧桑变迁,依然屹立在塞北古长城之上。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遗霞]

标签:榆林 咸阳老政协委员 陕北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