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名将后裔•我的先辈与抗战(一) 杨虎城之孙杨瀚:虎将雄风一世豪


来源:凤凰陕西综合

在陕西,提起杨虎城这个名字可谓妇孺皆知,杨虎城是陕西蒲城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他曾谦称自己一生做过三件事:一是带出了一支靖国军的革命队伍;二是1926年为了支援北伐,“西安围城”时坚守了八个月;三就是“西安事变”。作为民国陕军成就最高的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

1936年夏杨虎城对部队军官讲抗日问题

西安事变后十七路军分化了。但是当卢沟桥的炮声响起后,杨虎城将军的旧部在孙蔚如、冯钦哉等将领的率领下,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赵寿山、李兴中、武士敏、孔从洲、王俊、王劲哉等率部转战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抗日战场。战斗中,武士敏、王俊、石杰三等不惜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寇的飞机大炮,以数万官兵的伤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抗日壮歌。他们用鲜血与生命保卫了黄河,保卫了陕西。赵寿山、李兴中、武士敏将军率38军、96军、98军血战中条山,一度成为日军不可逾越的屏障,被日军称为“盲肠炎”;王劲哉将军率部在湖北创建了江汉抗日根据地,范围达6县20镇,与日寇周旋了6年之久。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催人泪下。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捐躯赴国难,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杨虎城将军的旧部都始终坚持了为国为民、坚决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原则。被杨虎城将军培养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这些陕西军人。

杨虎城在欧洲宣传抗日

凤凰陕西: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考察期间,以及回国后被囚禁期间,为宣传抗日做了哪些工作?

杨瀚: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他在5个月的欧美考察中,足迹遍及12个国家。他认真汲取他国之长处和民族特点同时,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宣传抗日、宣传中国。他先后进行了几十次的讲演和报告,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于他的文化基础限制,他的思想大多只能通过他的讲话来表达。在这些没有旁人代笔,完全由杨虎城即席发表的讲演和报告中,处处表露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的远见卓识。

1937年10月18日,他在马德里广播电台发表的讲话中谈到:“中国对日抗战乃一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以为非持久战不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非民主不能持久战!”和在香港同济中学讲演中对日本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他积极抗战的观点比出国前有了系统性的升华,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抗战思想。

杨虎城(穿西装者)亲自勘察水利工程

凤凰陕西:因家境贫寒,杨虎城将军幼年只读过两年私塾,却格外重视教育、医疗与经济建设,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杨瀚:杨虎城是农民出身,重农、亲农的观念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之中。他深知水是农业的命脉,所以主政伊始便将兴办水利列为了他政纲的第6条。并在主政不到一月时间内,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由海外侨胞支援建设的泾阳钓儿嘴水利工程拨款。

杨虎城为了建设和发展陕西的水利,他聘请了李仪祉等一些水利专家,在靖国军水利规划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勘测、计算、研究,为陕西的水利建设制定了一个全面的规划。泾惠渠建成后,灌溉了55万亩农田,后经扩建,达到了近70万亩农田。泾惠渠第一期工程建成发水,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这在旧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渭惠渠是继泾惠渠建成之后,续建的第二个水利工程。在设计规划中还有梅惠、沂惠、胥惠、襄惠、汉惠等渠。在泾惠渠建成后百姓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实惠,因而上上下下的人,特别是广大农民都希望政府能把计划了的水利工程继续建设下去。

不幸的是,就在1934年春季,洛惠渠刚刚开建之时,杨虎城已被免去了省主席之职,只担任西安绥靖主任,不能直接领导陕西的经济建设了。但他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改善陕西民众的生活,对水利建设依然热情不减,在水利建设经费不足时,不惜从自己掌握的军费中拨款补充,并从部队中调拨士兵参与工程建设。

[责任编辑:常远]

标签:杨虎城 西安事变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